2月20日,春节的喜气淡去,泗水县星村镇多个中小企业的门口、木料堆、围墙上,四处挂着招工的牌子,但多数厂子却怎么也招不满。几年前,泗水是各项指标全省排名靠后的省级贫困县,县领导动员农民工外出打工,这个有着62万人口的县城,最顶峰时有17.5万人外出打工。 “原来的时候,闹过元宵,就要离乡了。”但现在,泗水县正努力召唤外出务工人员回到本土就业、创业。“初三到初五在县人才市场举办县内企业招聘洽谈会”、“迎返城有志青年,送万千工作岗位”……红色条幅在泗水县城的大街上空随风起舞。经济变迁,家乡巨变,政府回引,企业“温情脉脉”……乡情,拴住了越来越多的泗水人。
年初三就办招聘会留人 “初三到初五在县人才市场举办县内企业招聘洽谈会”的条幅还挂在泗水汽车站前的道路上,20号上午,苗馆镇检山村的胡师傅就要坐汽车去淄博打工了。虽然他也想在家过完正月十五,但工地上催得急,胡师傅和8名工友们只好提前出发。 从正月初三开始,泗水汽车站每天都会涌入很多背着大包小包准备外出务工的人。他们来自苗馆、泗张等不同的乡镇,坐上开往淄博、青岛、上海的汽车。有数据显示,2012年底,泗水外出务工的人数有15万人,2007年一度达到17.5万人。 “每年腊月回家,县领导都会专门去接,像欢迎英雄一样。年后也有政府安排的客车送,那些大客车一眼都看不到头。”在泗水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冯华的印象中,2007年是泗水劳务输出最鼎盛的时候。但2009年之后,泗水县不再组织车辆将外出务工者送走,而是在大年初三就启动县内企业招聘会,希望把准备外出打工的人们“留下来”。 冯华说,今年的招聘会有70多家企业参加,提供了一万多个岗位,招聘会现场非常火爆,有4120人达成了就业意向。“迎返城有志青年,送万千工作岗位”、“在家乡就业,儿女不再留守”……为了留住务工者,冯华与同事们想了很多宣传语,挂在泗水县城的显眼位置。虽然招聘会上达成的就业意向不少,但泗水劳务输出多年,冯华觉得“想刹住车,并不容易”。 用工缺口拉高薪资水平 在泗水县星村镇候家寨村,这里的340户人家有100多户常年在外,进入腊月,200多辆私家车浩浩荡荡开回了村,其中开着奥迪Q5回乡的李吉成,更是成为焦点。1989年,李吉成与四位同乡走出泗水去北京,靠着贩卖五金建材发展事业。一带十,十传百,候家寨村外出的青年都走上五金经营的路。“收入一般的还是大部分,不过总比在家强。” 大量的劳动力外出,也让泗水本地出现了用工缺口,尤其是随着县内企业的增多,用工需求也日益增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撤销劳务输出办公室,办起了从未办过的县内企业招聘会。2009年,泗水县开始想办法让本地劳动力“留下来”。 山东永嘉果蔬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金龙没想到今年的招聘会开得这么早,正月初五才赶了过来。他到了招聘会现场一看,不少企业给出的月薪竟然达到了2000元以上。回老家创业时,泗水丰富的人力资源是高金龙看上的优势之一,而实际运作中却发现,家乡的劳动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廉。 尽管开出了优厚的薪酬,但泗水中宏服饰有限公司经理龙朝群仍在发愁。三天招聘会,只有100多人报名,可他需要600人,眼见厂房、设备都已经规划好,就差员工了。2008年进驻泗水时,正赶上金融危机,沿海城市经济不景气,不少外出务工者纷纷回潮。龙朝群4个月就招到500多人。而现在,给出了“来多少要多少”,“随时来随时上工”的保证,龙朝群还是担心招不够人。 想留人关键还是看待遇 “同样干建筑,在泗水一天能拿70元,在淄博就能拿120元,也想在家门口干活,但出去挣得多啊!”在泗水县汽车站,胡师傅刚买了去淄博的车票,即将踏上外出务工的旅程。 “来泗水落户的企业越来越多,县内用工需求加大,而泗水外出务工量太大,势必出现招工难、用工难的情况。”冯华认为,招工难也拉升了本土用工的薪酬,“2007年一名普通工人的工资是1000元,现在低于2000元都很难招到人,零工市场的日薪也在80元左右。想要留住人,关键还是在待遇。” “劳务输出让百姓们富了起来,但也产生了本地用工荒、空巢村等社会问题,县领导也及时调整了思路,尽量让务工人员留乡就业。”冯华说,在挽留劳动力方面,泗水县做了很多工作,邀请外出务工知名人士回乡就业创业、在汽车站、劳务输出大镇搭建展板…… “这个问题不是一时能解决的,可能需要用工市场供需关系的一个长期平衡。”冯华认为,虽然本地务工机会和待遇正在提升,但相对于沿海地区完善的用工体系和较高的待遇薪金,当地劣势依然存在。如果本地企业开出的工资不高、不买保险、不包吃住,很难留住返乡农民工。尽管如此,冯华认为泗水县开展的“回引工程”,将为本地务工市场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