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艺传承还需观众“买账” |
“江南Style”等时尚元素加入胡集书会,观众愿不愿听、艺人有没有钱赚仍是大问题文/片本报记者张凯赵树行本报通讯员董士坤 | |
- 2013年0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流行元素加入新段子,吸引了大批观众。 |
|
昨天是胡集书会“开说”第一天,据统计约10万人次到场,不过不少人是来凑热闹的。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传统曲艺项目在传承和传播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一些曲艺面临断代,有的曲艺观众根本听不懂。相声都在郭德纲的带领下转型了,胡集书会要想长盛不衰,是否该改变些什么? 民间艺人的坚守—— 南腔北调齐聚胡集书会 2013年2月21日,惠民县胡集镇两条主大街里挤满了听书看书的庄稼人,30余种曲艺竞芳斗艳,200余档说书艺人被来自周边县市、乡村近10万群众团团围住,再次感受到了胡集书会火一样的魅力和热情。 800余年来,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来自黄河以北的民间说唱艺人都会主动聚集到这个叫胡集的小镇上来,摆下摊子,招揽观众,亮出绝活,说拉弹唱,切磋技艺。2006年,胡集书会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年底,又被文化部专家遴选为“春节特色文化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将其称之为“草根维也纳”。 胡集村的张大爷与老伴领着孙子来听书,孙子个头不够,看不到艺人的表演,便对张大爷发起了脾气,张大爷见此笑着把小孙子举上头顶,这才博得孙子一笑。张大爷听了近70的书会,从不间断。“每年的正月十二我们这比过年都热闹,谁都想来,我虽然没文化,但就是喜欢听,不听书会那不算过年。”张大爷乐呵呵地说。 山东沾化的兰尊侠是渤海大鼓艺术的原创人之一,从没有错过胡集书会。虽然去年年底做了手术,身体还不是很灵便,但还是坚持来到了今年的胡集书会上。他说,“胡集书会凝聚着我们民间艺人的深厚感情,是民间艺人一年的期盼,不来就觉得心里跟有个事一样,放不下,期待着更多更好的民间艺术家来胡集。” 64岁的张庆峰是河北省沧州市东庄县人,从朋友处听说胡集书会近年来越办越好便决定来演出。他说:“胡集书会为民族风俗习惯延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的,也希望胡集书会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 胡集镇分管文化工作的宣传委员闫福波说:“胡集书会没有大声势,没有‘大腕’,也没有权威解读,只有三五个平方的摊位、南腔北调的‘草根’艺人、老百姓的好坏评论。但这是一片属于农民艺术家自己的殿堂,散发着浓郁芬芳的乡土气息。” 数字背后的真相—— 相当一部分人听不懂 在胡集书会现场,记者发现表演艺人和听众多为中老年人,书会现场尽管有不少年轻人,但部分年轻人表示相当部分曲艺听不懂,自己只是来凑热闹。 “我这个年纪,在民间艺人中应该算年轻的。”54岁的木板大鼓王吉水说,他和伙伴来自惠民,主要表演木板大鼓和评书,在他们这个10人的小团队里他是年纪最小的,“招不到徒弟,人家学几天,感觉不赚钱就转行了。现在干这一行的主要是中老年人。”王吉水无奈地说。 记者观察发现,正如王吉水所言,在胡集书会表演的民间艺人中,超过七成是中老年人。 惠民的小刘带着女朋友正在“听”鲁北三弦书,尽管每年都来听书,但小刘告诉记者自己对这个曲艺真不懂,“看不懂,听不懂,不知道他们唱得什么内容。” 和小刘一样,胡集镇的王先生也对展演的这些剧目“不感冒”。33岁的王先生在胡集镇做家具生意,胡集书会就在他商铺门前举行,“每年都听,但感觉没啥意思,什么大鼓、评书,也分不清他们具体是什么区别。” 记者观察发现,书会上真正能听得进去听得懂的多数是中老年人。采访中,绝大部分年轻人表示自己只是来凑热闹,看不懂,听不懂。 69岁的惠民评书、木板大鼓艺人赵风盛告诉记者,他从事曲艺50余年,眼看着这门手艺慢慢没落了,“以前我们都有鼓书院,听书的人满满的,不论男女老幼,现在听书的人少了,听得进去,听得懂的人少了。” 赵风盛担忧地说,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学曲艺了,“好几个徒弟都转行了,不挣钱不能养家,谁也不愿意弄了,就剩下我们这群老家伙在。” 传统曲艺的创新—— “我爸是李刚”编进段子 受众群越来越少,徒弟纷纷改行,一门手艺难以维持生计,胡集书会上许多艺人向记者倒苦水。在深感曲艺表演发展缓慢之余,不少艺人表示传统艺术要想发展,必须得在节目内容和表演方式上创新,今年的新段子就加入了“我爸是李刚”、“江南Style”等时尚元素。 “听完这段大鼓,咱们来个歌曲模仿。”来自唐山的民间艺人蒋炎辛正在给群众表演。随着听众越来越少,为吸引年轻听众,2009年起蒋炎辛开始尝试在大鼓表演中加入歌舞、魔术、评书新元素,“传统曲目虽然很好,但年轻人不了解不喜欢,只能逼着你去改变。”在进行一些改良后,蒋炎辛的表演有了起色。 曲艺表演必须要现代化,贴近生活才能有市场。泰安曲艺协会的山东快书艺人王文强告诉记者,作为曾红极一时的表演艺术,快书在山东、天津、北京、东北有很大市场,“没有快书,一场晚会就不叫成功”,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去听快书,究其原因是段子太老,缺乏新鲜内容,距离现代生活较远。 为使更多人喜欢山东快书,王文强尝试在表演内容中加入一些新词,“江南Style、‘我爸是李刚’,‘传递正能量’等新词都被我用在了新的快书内容中,效果还不错”。这次书会,王文强和他的同伴带来了原创作品《泰山四季美》等新快书。 与王文强一样,来自济宁的山东琴书艺人王明月也带了自己的新段子。“老的段子也有人喜欢,但人群是越来越少了,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喜欢一些新事物,琴书要想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行。”王明月的琴书《农保暖人心》获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来自天津的西河大鼓民间王金生曾在24年前来过胡集书会,在阔别24年后重返胡集书会,王金声说:“现在的胡集书会是日新月异,新的表演方式和节目内容让人眼前一亮,通过胡集书会艺人们有了更多的交流,创作新节目改变旧的表演方式让一些传统艺术开始萌发新芽。” 当地政府的努力—— 尝试在小学加入曲艺课 胡集镇文化站站长董士坤介绍,胡集镇非常注重曲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除了搭建相应平台,通过配合时政宣传进行曲艺的传承保护外,自去年开始,胡集镇开展了“曲艺进校园”活动。 胡集镇除了邀请曲艺老人进校表演外,还在该镇中心小学开设了曲艺课,编制了专门的乡土教材,让孩子们接触曲艺艺术,从小培养对曲艺的一种兴趣,为曲艺艺术培养传承人。据了解,该镇自去年开始,已由点及面的全面铺开,在全镇的各所小学全面开展曲艺课,让更多的孩子和老师接受曲艺艺术的熏陶,力争将曲艺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今年的胡集书会,该镇将继续组织小学生现场听书学习,亲身感受曲艺的魅力。胡集镇中心小学校长刘风平说:“我们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要把孩子们培养成曲艺明星,而是让孩子们把曲艺作为一种兴趣来培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闫福波透露,现在胡集已经有不少年轻艺人开始冒尖,他们在各种曲艺形式上不仅继承了传统的艺术精髓,而且还不断推陈出新。《榆木疙瘩上网记》、《养啥赚钱多》等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代曲目也开始登台表演。“胡集镇一个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卢俊杰表现尤其突出。他自学成才,擅长山东快板,在全国少儿才艺大赛上获得银奖,其《武松打虎》受到同行前辈的赞扬。” 来自无棣县小泊头镇的三弦表演获得听众阵阵掌声。15岁的宋凌云 和其他两名小演员均是在校学生,“学三弦已经一年多了,这是第一次来胡集书会。”宋凌云告诉记者,随着鲁北三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镇上对三弦表演非常重视,聘请了老艺人到学校传授表演艺术,她和很多同学都报了名学习三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