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肖已成为连接当下与古老文明的一条很有意义和价值的途径。 □ 王绍忠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古代天文学家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规律,确定为十二生肖。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出入活动之时,称为“子鼠”。以此类推排列为“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巳蛇”是根据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为“巳时”,朦胧的雾气已渐渐消散,天空艳阳高照,蛇类此时会出穴觅食,故称“巳蛇”。人们又常把蛇雅称为“小龙”,以示对其尊重和敬仰。蛇每年蜕下的皮俗称“蛇蜕”,又名“龙衣”。 蛇在民间被视为灵性之物,象征着高贵、吉祥和神圣。世人通常把蛇分为“家蛇和野蛇”。在国外,古埃及人称蛇为国家君主的“保护神”,法老用黄金和宝石铸造出眼镜蛇的形象,并被镶嵌进皇冠,作为皇权的徽记。公元前欧洲国家的使节把两条蛇的形象刻在拐杖上,代表“使节权”,是国际社会交往中使节专用的权杖。 蛇还是追求爱情和幸福的象征,这一意义主要体现在民间传统故事《白蛇传》的情节中。 蛇的又一象征是长寿和财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蛇和龟总是和长寿联系在一起。练习瑜伽者认为蛇在世间至少可以活500年之久。蛇还是财富的象征,民间传说蛇拥有自己的地下王国,里边储存着无数的宝藏。所以古人想发财致富,便到蛇庙中去叩首行拜、虔诚祈祷。 在我国传统的玉石雕刻中,常常将蛇雕刻成玉佩而佩戴在身上。考古发掘中,发现西周的蛇形玉佩,玉呈浅绿色,温润透明,呈弧状弯曲,双目圆睁,口吐长芯,身上刻有三竖平行的鳞纹,蛇背和蛇芯上有两个穿孔,便于穿线携带。 舜帝时代后期,十二生肖代表着十二年为一个轮回,周而复始,循环无穷,连绵不绝。福禄寿喜财则相伴相随,彰显出无穷的生命力和享不完的福分、纳不完的吉祥。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它沟通阴阳而化育万物。古人更将众多美好的寓意赋予其身,寅虎生威,未羊开泰,酉鸡吉祥,戌狗旺财,亥猪送福……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肖已成为连接当下与古老文明的一条很有意义和价值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