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日等重大节日活动纳入基层工作考核 |
逢节如何造“亮点” 小巷总理年年犯难 |
| |
- 2013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IMAGE/20130306/C10/C10_0416.jpg) | ▲“两个塑料瓶置换一个价值1.5元的环保袋……”这不是卖场的促销,而是济南实验初中的学生在社区里开展的环保置换节活动。3月5日,省城不少中小学校都开展了学雷锋活动,与往年相比,今年少了打扫卫生,更多的是对“勤俭节约”的提倡和践行。 本报记者 李飞 摄 |
|
本报记者 赵丽 实习生 李辛未 侯银丰 5日是学雷锋日,不少单位的学雷锋活动也紧扣“时间点”举行。不少市民反映,有些活动实实在在,有的则是走形式、一阵风。 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则诉苦说,每年上级对宣传、党建、团委、妇联等方面要进行考核,在一些重点节日,基层要积极组织活动以赢得高分。而为了造“亮点”,策划者常要绞尽脑汁,走形式也是无奈之举。 节日活动扎堆,为搞“亮点”绞尽脑汁 机关女干部到路口维持交通过“巾帼雷锋日”、社区到部队慰问演出、组织群众清理花坛卫生……这两天,为迎接“雷锋日”,各式各样的学雷锋活动在省城一些街道、社区集中举行。 “大家都在搞,我们也不能落后。”李先生在某街道党办工作,他介绍说,5日,街道刚组织了一场“孤寡老人一帮一”活动,随后又开始张罗妇女节的事宜。 “3月的节日特别多,活动也多,会比较忙。”他坦言,节日是组织活动的高峰期,在他印象里,学雷锋日、重阳节、助残日等节日是“重点”节日,基本不能落下。以学雷锋日来说,他所在街道是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学雷锋志愿活动是这项称号复查时的一个考核指标,平时就很重视,节日自然不能空着。 “有的街道辖区有养老院,可以去养老院献爱心,我们辖区没有,就得策划些别的。”采访中,一些基层工作人员表示,搞活动要结合辖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因为常规活动多数街道都会搞,还得注意有新意、有亮点,这是很让人头痛的事。 “我记得有年重阳节有社区组织金婚老人拍婚纱照,效果不错,媒体也报道了,结果第二年不少跟着学的。”一位负责外宣的街道办工作人员感叹说。 组织一场活动,可应对多项考核 “一些活动挺好,有实际效果,有的就挺假的,走形式。”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自己亲戚所在社区在传统佳节办团圆宴,大伙的参与热情挺高,效果不错。但是有些地方的活动仅仅是搞个仪式,领导讲讲话照个相就完了,根本就是在走形式。 “其实志愿活动社区平时也在搞,像助残助孤、清除乱贴乱画小广告等等,很多并不是以活动的形式。”省城西部一社区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她所在的社区条件并不太好,街道的活动也较少选择在这里举行,不过一些热心居民会自发策划一些事,效果也不错。 “这里面有个冷热不均的现象。”她说,街道把重点放在了一两个条件较好的社区,他们的活动数量就相当密集。 “确实有些活动是凑数,为了应对考核。”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党建、宣传、民政、城管、团委、妇联、工会等方面,基层年底都要给上级对口部门做总结,有的方面甚至有考核或评分,而活动是体现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而且,有时一场活动可以应对多项考核。比如,一个有学生参与的助老活动,能沾上边的有民政、团委,如果有妇女参与,则有可能会与妇联、计生挂上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