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交12年保费 本都没保住 |
烟台平安人寿:既然是投资,盈亏都有可能 | |
- 2013年03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姜宁 qlwbjn@vip.163.com
牟平区的孙先生最近很恼火:2001年,他在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烟台平安人寿)买了一款15年期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当时业务员向他承诺,这款产品收益较高,但是在连续交了12年保费后,发现自己账户里的资金连本都不够。更令他疑惑不已的是,当初在保险合同上提到的,公司应该每年向客户提供一次的投资账户资产清单,也没收到。 说到期后能拿37万 结果连本都不够 6日上午,孙先生告诉记者,2001年,一位同学在烟台平安人寿工作,一直劝他买一份保险,还说他只会赚钱不会理财。经不住劝说,他买了一份烟台平安人寿的投资连结险种,第一年交费10060元,以后每年交6060元,他已经交了12年。当初同学告诉他,连投15年后,到期能拿到37万元,当时还写了一张投资收益单,不过这张单据最后被他同学拿回去了。 近期,在交了12年保费后,孙先生到烟台平安人寿查询账户后,发现账户里的金额竟然连本都不够了。他曾几次询问那位办业务的同学怎么回事,但同学的回复都是请对这份保险放心之类的话。 孙先生非常生气,他不明白当初说好的收益较高的财险为什么还能赔钱?为什么合同条款上写明的、保险公司应该每年向客户提供一份的投资账户资产清单,自己从来没有收到过?
近期将妥善 解决问题 6日下午,在记者的陪同下,孙先生来到烟台平安人寿咨询相关问题。 烟台平安人寿负责理赔的相关工作人员说,对于孙先生的疑问,将于近期上门专门解答。工作人员打开后台系统发现,孙先生账户的剩余资金确实已经不足当初的投入资金多了。 烟台平安人寿行政部经理林先生回答了相关问题,在他看来,既然是投资连结险种,必然是和投资收益挂钩的险种,所以盈亏都有可能。林先生说,在一定时期内,这份保单应该是盈利的,只是那时候孙先生没有发觉罢了。 至于投资账户资产清单孙先生一直没收到的情况,林先生解释,可能是因为邮政部门没有成功投递,平安人寿不会出现这种失误,他们将尽快查清这一问题。 记者问:孙先生的保单到期后,是否真能拿到37万元?林先生说,他只是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便回答。记者又问,能否让理赔部门出面回答时,也被行政部门另一位负责人以近期会妥善解决为由回避。 虽然在下午的交谈过程中,双方的态度较为缓和,但是孙先生认为,烟台平安人寿并没有给他实质性的答复和解决方案。孙先生当场提出了解决提议,他认为,保险公司应该按照这12年来的银行定存最高利息来支付他的时间价值。 □记者手记 保险和理财 不能混为一谈 □本报记者 姜宁 最近,本报维权热线接了多起保险方面的投诉,反映的内容大致相同,基本都是一些分红险、万能险等险种到期后未达到业务员当时许诺的高收益、高分红。 保险就是保险,理财就是理财,为什么卖保险,要打着理财第一的旗号? 保险给人的好处是事后保障,也就是在事情发生后,当事人才能发现自己获得的收益是值得的,而在事情发生前,当事人很少能发现自己购买保险的各种好处。 的确,现在的保险也兼有理财的种种功能,但在记者看来,这种理财的功能并不像很多业务员说的,具有跟银行定存一样的保本收益率,反而具有跟其他投资方式相挂钩的浮动型预期收益率,也就是说,保险产品的理财功能,其实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在记者看来,保险产品在当下首先要做的,是发挥自身规避风险、保障财产安全的作用,而不能把理财当做主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