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10日热线消息(记者 蔚晓贤)7日,返回贵州长顺县进行法律援助的潍坊律师裴桂峰告诉记者,3月5日,她花了一天的时间辗转去了三所学校,最终把好心人捐赠的爱心字典送到了孩子们手中。 2月27日,裴桂峰带着儿子踏上了返回贵州的火车,安顿下来后,裴律师迫不及待地联系司机和能走山路的汽车,因为长顺县的小学生已经开学了,她可以去送字典了。 5日一大早,裴桂峰就搭着事先找好的车拉着春节前收到的八百多本字典出发了。裴律师一行人最先去了缺字典最多的交麻中心校,这个学校短缺的412本字典是潍坊的张女士一个人捐赠的,裴律师在教室里把字典亲手送到孩子们手中。 接下来,裴律师赶往更加偏远的交麻乡新关小学,幸运的是,交麻中心校的杨校长帮她联系了当地司机和能攀山的车子,并一路陪同到了新关小学。新关小学是香港一处慈善机构援建的学校,共有140名小学生。该校校长看到裴律师一行来送字典感到很高兴。裴律师说,发字典是在学校的操场上进行的,孩子们排好队依次领取,每个孩子领到字典后都会深深地鞠一躬并道上一声谢谢,而当她看到孩子们拿着新字典爱不释手的样子,自己既心酸又欣慰。裴律师告诉孩子们,好心人捐赠这些字典就是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希望孩子们将来学有所成,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乡的面貌。 下午三点多,裴律师一行赶到了简庆小学,学校的李校长早早集合了同学们在操场等待。这所学校共需要117本字典,也是裴律师通过本报介绍的第一所缺字典的学校。发完字典后,裴律师拿出了一份本报当时有关该校困难学生的报道,孩子们争相传阅,并表达了对关注和帮助他们的好心人的谢意。 裴律师告诉记者,截至1月6日,她共收到近900本字典,因为正好赶上学生放假,她没能把字典及时送到孩子们手中。两个月来,她一直惦记着送字典的事,过完春节,她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时间,早早返回贵州并积极联系学校,现在字典送出去了三分之二。另外,还有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打招小学和纳傍小学共计300余本字典,暂定3月11日送过去。裴律师说,自己总算可以松一口气,终于能给潍坊的好心人一个交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