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芳芳
又到了草长莺飞、柳树吐绿的三月。趁着春暖花开,和同事、家人、朋友一起到户外栽栽树、聊聊天,活动活动筋骨,想想都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是,因为没场地、没树苗、没工具,植树对于很多都市人来说似乎渐渐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齐鲁晚报每年都会组织植树活动,联系好了场地,准备好了树苗、工具,只等着市民来。这样一来,苦于找不到场地、没有树苗的市民们便可以省心前往了。因此,活动也受到了众多读者的欢迎,报名电话响个不停。而在报名火热的背后,正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由于场地难寻,植树正逐渐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植树之所以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首先在于没有合适的场地。目前城市绿化都有统一的规划,有专门的绿化队伍来承担,而且城区的绿化建设也基本定型,平时只是做一些绿化带的维护工作,因此不适合大规模地组织市民参与。 除了城市绿化,小区绿化也是经过统一规划的,开发商在交房时就要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物业也只是进行绿化维护,因此市民能够参与的可能性也很小。 不少市民空有一腔热情,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因此难得的植树活动一经推出,参加名额就被一抢而空,一些没有得到名额的市民只能把视线转向自家的阳台或庭院。 义务植树点逐年减少成为“稀缺”资源,是由城市的特性和绿化格局所决定的。其实义务植树可以有多种形式,不一定非要亲手种树,认养树木绿地对绿化有更好的实际效果。目前重庆、上海等地的一些林业部门就推出了这种形式。 除了场地受限外,提供树苗也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一棵树苗动辄几十元,不少市民缺乏种树技巧,成活率低也使得成本上升。对此,能否采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办法?由有钱没闲的人或企业认种认养,将这部分钱用来购买树苗和工具等,渴望植树的市民则在绿化部门的指导下参与植树,达到两全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