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灵感的来源
  • 2013年04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韩松落,西北人,居河北,写专栏,做小说,看电影,用文字使生命纹路繁密,用影像使人生体验增值。
  所有伟大艺术家,虽然是从不同的地方出发,最终却都在重重迷雾中走向一个方向。

  身在文艺圈的人,常常会被问到几个固定问题,其中之一是“你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正带着大戏《如梦之梦》在内地上演的赖声川先生,大概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如梦之梦》长达八小时,故事里镶嵌故事,穿越多段时间多个空间,气魄恢弘,剧场形式也非常特别:“观众坐在舞台的中央区,三十多个演员,三百多套衣服,舞台包含八个方位,三个楼层,穿越时间(民国初年、现代)与空间(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诺曼底)。”
  这样一出戏,是怎么创作出来的?赖声川曾在《赖声川的创意学》里,剖解过《如梦之梦》的创意(或者说,灵感)的来源,触动并引发他的创作念头的,不过是一张画、一个古堡、一条新闻、一次旅行以及读《西藏生死书》时的感触,他却将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发展成一个深邃复杂的故事。
  在他看来,创作者的灵感,是人内心的神秘计算机,它与人类的神秘计算机紧紧相连,它有时畅通无阻,有时却滞涩难耐,但创作者要想保持两台“计算机”的联通,却是有方法的。这种方法,是取消偏见成见,拆除思维里的障碍。
  他的创意核心,是专注,是让自己身心透明,是积累智慧,是将自己打通,是作为一个敞开的人存在,是在看似纷繁复杂的碎片中,看出一个结构——这一切,其实同样适用于别的行业,适用于人生,所以,赖声川的创意学最后的落脚点,其实是人生,要愉悦生活,获取智慧,改造自己,使一份人生三倍增值。所以,有人说,他的心得和《爱的艺术》异曲同工,戏剧、电影不过是引子,爱与生命,才是其奥秘的真正来源。
  这就是《暗恋桃花源》让人觉得精妙却无迹可寻的原因吧。两出剧,一古一今,一庄一谐,凑巧在一个舞台排练,因为调度不当,不得不轮流登台。观众于是在两个故事里穿梭,在桃花源刚入佳境,却又被唤进老上海滩,在战后的秋千架上甩荡。两个故事,两种情绪,在这种要沉浸却不得沉浸中获得最大的张力,两个时代,两种颜色,在这种迷离穿越中,染上了彼此的颜色。后来听到林青霞的《许我向你看》或者袁泉的《暗恋》,都会唤起那种情绪,一场戏的芳草鲜美,两个时代的落英缤纷。
  创意行业,如果有技术,也首先是调试心灵的技术。
  这种思路,在另外一位艺术家——著名导演、画家大卫·林奇的讲述创意的《钓大鱼》中,也时有浮现,在他看来,放松和专注,是创意的首要条件。显然,所有伟大艺术家,虽然是从不同的地方出发,最终却都在重重迷雾中走向一个方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