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6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许志杰,大学历史系毕业,媒体从业者,出版作品多种。 |
|
大家关于铁路的很多感悟是十分相似的,台湾也好,大陆也好,总有一些与之相通的东西触动自己的心灵。 或许,你也见过这样的美景:夕阳下,一列火车从远处开来,黑色的蒸汽机车冒着有些发白的煤烟,拉着汽笛,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踩着有节奏的步点,使劲往前冲。多少火车迷陶醉其中,追逐无数春夏秋冬。我喜欢站在铁路边,看飞驰而过的火车。想起曾经有过的场景,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幻灯片一闪而过,既清晰又模糊,既快捷又漫长,若现实又如幻觉,在若隐若现的挣扎中,梳理着历史的脉络。 火车就是历史,它从一百多年前的远方开来,载着人类对未来的追逐,翻山越岭,过河渡江,让梦想变为现实。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叫淞沪铁路,为一帮外国的好事之徒所修造。但其寿命只有短短的一年,尚未开化的大清帝国首领以愚昧之见,判定这个呼哧呼哧往前蹿的庞然大物会冲掉天朝几百年的风水命脉,下令拆掉。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大清帝国可以拆掉淞沪铁路,却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此后,铁路在古老的中国大地延伸,唐胥铁路、京张铁路迅速铺开,大清帝国也在火车的轰鸣声中轰然倒下。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实际就是一部铁路发展史。胶济铁路串起了山东半岛与腹地的联系,沪宁铁路连接了上海与南京两大城市,京汉铁路把北京和武汉连在了一起。随之而来的是铁路两旁经济带的隆起、人口的流动、社会的交融。台湾因为有了纵贯线、环岛线,迅速打开了南北交流通道,实现全台湾的均衡发展。铁路不断线,历史就一直往前赶路。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磁悬浮列车、高速动车,一代代的火车头拉着历史不断前行,直到今天依然是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欣赏着火车的力与美,你会感到,其实火车本身就是艺术。作为铁道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火车的出现激发了很多人的创作灵感,首先是文学的创作,把火车写入小说、诗歌、散文中,抒发自己内心的火车情愫。然后,将这些原创作品改编成电影的也不少,有一部朝鲜电影《火车司机的儿子》,我看了多遍,因为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火车司机,电影中的很多情节让我亲切和自豪。当然,最多的应该是摄影创作,自从有了火车就有了火车的影像,就形成了一路单独的铁路摄影者。他们背着照相机,或沿着铁道行走,或布点选景搞定向创作,好的摄影作品层出不穷。 台湾的铁路题材艺术创作,与儿童紧密相关。他们善于以铁路的硬朗、威武,塑造孩子们的坚强性格,把火车不屈前行的执著、奔向理想目的地的艰难跋涉,以文学作品的形式传达给孩子。近些年,火车又更多出现在了童话和卡通漫画中,使之与孩子们的生活无限贴近。有一款超可爱的小火车模型,除了火车迷热衷收藏,也成为孩子们童年乐趣的最好收藏。 多元且散发的铁道文化背景,几乎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留下了一段关于火车的难忘故事。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误火车,第一张火车票,第一次吃火车上的饭,甚至还有一次火车上的艳遇。高速火车给人们带来了出行的极大方便,但是,在这样一闪而过的快节奏之中,铁路两边的美丽已经变得相当模糊,甚至隔离了与车外的感情交流。我们只关心下一个目的地什么时间到达,美好没有了过程,目的吞噬了享受,生活被速度拉扯得苍白而失去了张力。 前段时间我坐火车去了一趟2000公里之外的云南,普通旅客列车的时速不到100公里,慢慢腾腾、晃晃悠悠。在曼妙的火车旅行中,置身大山之中、大江之上,一部江河翻腾的历史画卷就此绘毕,一卷书写着千万句沧海桑田的诗歌徐徐展开,才知道火车就是你自己,才看懂那些隧道、桥梁存在的价值,才会欣赏一列火车拉来的艺术、历史、人生。坐着火车去旅行,可以看到的风景实在太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