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6月16日讯(记者 李倩 通讯员 王尊广 韩洪波 王伟) 16日在金乡举行的中国大蒜产销对接会上,金乡蒜企与来自全国的40多位客商签订39.1万吨大蒜销售合作协议。而金乡去年新建的大蒜深加工工业园,还可消化40万吨大蒜。金乡依靠拉长大蒜产业链来稳定蒜价的理念,终于初步显现出了效果。 16日,金乡国际大蒜交易市场内,数千辆满载大蒜的车辆正在等待着交易。而在大蒜节会场,金乡蒜企设立的产品展台前,黑蒜、大蒜胶囊等大蒜深加工产品吸引众多国内外客商驻足。“作为中华蒜都,目前我们正致力于大蒜产业的转变,今后和大蒜有关的所有产品都可以从大蒜产业园区内找到。”金乡大蒜产业园区负责人刘旭介绍,为拉长大蒜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2012年,金乡投资32亿元,规划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大蒜深加工工业园,企业全部投产后大蒜年加工能力将达到110万吨,相当于全国大蒜产量的三分之一。“今年,部分企业已投产运营,将消耗40万吨大蒜,占到了金乡当地大蒜产量的一半。目前已有新加坡翱兰集团、东宝、成功果蔬等近20家大蒜深加工企业入驻。”刘旭告诉记者,此外,在本次产销对接及签约仪式上,金乡县大蒜企业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家客商签订了39.1万吨大蒜以及有机大蒜销售合作协议。 “发展大蒜深加工,可促使金乡从大蒜原料生产基地向加工中心转变,并发挥大蒜加工企业‘蓄水池’的作用,让大蒜有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提高抗风险能力。”金乡县委书记刘章箭说,金乡大蒜产业已形成了集标准化种植、科研开发、保鲜储存、精深加工及国际市场流通等一条龙式的现代产业链条,开发的蒜油、蒜粉、黑蒜、蒜胶囊等40余个高端产品,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