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患自闭症,他独自将其拉扯大 |
只想听女儿叫一声爸爸 |
本报记者王琳 | |
- 2013年06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于建新每天都要把女儿收拾的干净利索。 本报记者 吴凡 摄 |
|
都说父爱如山,深沉而内敛,但对于60岁的于建新来说,他对女儿的爱却比母亲还要体贴细腻。女儿患有自闭症,妻子早年跟他离了婚,他只能独自一个人将女儿拉扯大,其中的艰辛自然不必说,但唯一让他遗憾的是,从没听女儿喊自己一声爸爸。 25年没睡过一个午觉 16日上午,记者来到红旗社区,于建新和女儿于路就在这里租房住着。走到他们家门口,屋内传来悠扬的音乐声。走进于建新家里,第一感觉,这并不像是一个没有女主人的家,虽然没有什么装饰,却收拾得非常干净,灶台上、锅盖上没有一点油烟。 看见有生人到来,于路局促地站了起来,不管父亲怎么说,都不愿意再坐下来。“她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多给她放放音乐听,或许对她有些帮助。”于建新说,女儿今年25岁了,在她2岁那年确诊为自闭症,女儿4岁的时候,他和妻子离了婚。 于建新年轻时在一个工厂里的车间当保管员,早上五点半就起床,给女儿扎辫子、穿衣服,喂她吃好饭后,他就拿着一个馒头出门,骑车子在路上吃。中午十一点半下了班,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女儿拉尿的裤子换下来,放在盆里泡着,然后着手给女儿做饭。等路路吃饱了,他自己随便扒拉两口再去上班。“25年了,我没有睡过一个午觉。”于建新说,以前是上班没有条件睡,后来退休后因为形成了生物钟,已经睡不着了。更何况女儿没有睡午觉的习惯,他也干脆不睡了,专心陪着女儿。 连着一个月吃咸菜 “只要一变天换季,她肯定是要感冒的。”于建新拿出一摞看病单子,前几天女儿因为感冒发烧引发了中耳炎,半个月的时间花了1300多元。为了给女儿添营养,他现在每天给女儿做的饭都是荤素搭配,每周至少吃一次鱼。 “现在条件好了,我每个月的退休工资1700元,女儿有红旗社区居委会给她的低保补助500元,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于建新回忆着以前的苦日子,路路5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他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她治病了,可是营养跟不上,光吃药也没用啊。于建新当时每月的工资还不足300元,为了省下钱给女儿加营养,那一个月的时间他都吃馒头咸菜,天天吃顿顿吃,整个人瘦得脱了形。 一个人带女儿,不光在钱上受难为,时间、精力上也总是不够用。“晚上把女儿哄睡以后,我还得洗她一天换洗下来的衣服。等把家务都忙完,就得到凌晨一点钟了。”于建新说,这二十多年来,他从没在十二点之前睡过觉,第二天凌晨五点多就起床,已经成了习惯,也不觉得苦了。“虽然觉不够睡,但是每天晚上我都坚持给女儿洗脸、洗脚以后再睡觉。”于建新要强,不光自己打扮得利落,给女儿收拾得也是干干净净,尽管洗头发很麻烦,但他还是坚持着给女儿留长发,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为她扎起漂亮的小辫子。 今年60岁的于建新比同龄人看起来老了很多,头发已经花白,嘴里上排的牙齿已经掉得还剩三颗了,说起话来有些“漏风”。 只想听女儿叫声爸 “我这个人要强、能干,脾气也很火爆。但是自从有了这个闺女,脾气都被她磨平了。”有时于建新一句话重复说好几遍也得不到什么回应,但他还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希望女儿能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和他有所交流。但是,每次结果都让他失望,女儿长到25岁了,还从来没有喊过他一声“爸爸”。 对于建新而言,最苦的不是来自生活的艰难,而是和女儿之间的相对无言。每当他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时,女儿甚至连看都不看他一眼,更没有体表出兴奋的表情,等着他的只是女儿身下被尿、屎浸湿的裤子。“有时我真的累极了,面对这一切我就咆燥地围着屋地打转,但是冷静过后,我还是该干嘛干嘛。”于建新说,他年轻的时候怕女儿在家里闯祸,上班前都把家里的电闸拉下来、煤气关好,可是每次他回家都会发现,他出去的时候女儿什么样,他回来的时候她还是那个样,“她动都不动一下,连闯祸都不会”。 “有时候我实在太压抑了,就亮开嗓子吼几句。”于建新说,他怕在楼上吼会吵到别的邻居,就带上女儿走到远一些的大马路上,敞开嗓子想唱啥唱啥,发泄完了,心里舒服了,再一起回家。 二十一年了,于建新一直艰难地维持着这个家,照顾自闭的女儿,他说,支撑他走下去的就是对女儿的爱和责任。“孩子是没有错的,既然生育了她,就应该做到父亲的责任。”于建新说,现在他唯一想的就是趁自己还健康、还能干动的时候,让女儿路路多享几年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