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生网签率低于去年同期 |
专家:可先就业积累经验,然后再择业 | |
- 2013年06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聊城6月16日讯(记者 刘云菲 郭庆文 通讯员 张士桥) 14日,2013年“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活动暨创业培训进校园开班仪式在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礼堂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全市应届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率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专家建议,可以先就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再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小李是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大四毕业生,专业是数学。小李说,从今年开春以后她一直在家待着,中间卖了一阵衣服,收入还可以,但她觉得不是长久之计。小李说,他们班一共46个人,现在只有3个在企业里找的工作,主要是秘书和会计类,其他同学要么和她一样在家待着,要么就是做临时工。离毕业只剩9天了,她正在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她希望能当一名数学老师。 玲玲老家在湖南,作为聊城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她明显感到了今年就业压力之大。“去应聘的很多,但基本上没人能应聘上。”玲玲说,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非常难,找到工作的同学多数脱离了本专业,有营销、策划、助理等等,她在北京找了一家小企业做游戏美工。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婧说,近年来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的持续稳定,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3%以上。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对就业不利影响的逐步显现,从5月底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企业岗位发布和网上签约情况看,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往年大幅减少,应届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率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将会日益突出。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王晓延向报名参加创业培训的300余名大学应届毕业生解读就业政策,为就业和创业支招。“面对当前形势,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王晓延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对工作岗位要求很高,看不上中小企业,造成“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其实,大学生可以先就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再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