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应学会向世界说清自己 |
赵启正认为,每个中国人都是一页“中国读本” | |
- 2013年06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张榕博
为什么《唐山大地震》在美国有着不宜播放的内容?一句“治国平天下”为什么会引发外国学者的争论?17日,在齐鲁大讲坛上,赵启正告诉听众,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高,各国民众越来越重视和希望了解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人的思想。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能够说清自己的读本,外国人只能从每个中国人身上寻找答案,这给予了十几亿中国人一个新的使命:作为“中国读本”向世界说清自己。 中外文化交流 我们屡屡被误解 “世界上有一本书,叫《中国读本》,这本书有16亿页,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的一页。外国人认识中国人,翻不了那么多,也就翻五页、八页,我们每个人需要重视自己这一页的表达。”讲坛上,赵启正告诉听众,在许多看似平常的事件中,中外文化交流还需要更多的解释和交流,才能消除现在各种误解和疑惑。 赵启正说,《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到了美国却受到了审片方的质疑:为什么在中国军方可以收养孤儿?这在美国是不允许的,因此没有得到通过。相似的例子不少。赵启正回忆说,一位学者曾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一位韩国学者有疑问。因为“天下”一词已经从当初的“中原”变成了现在的“世界”,“平天下”的意思进而可能被理解为称霸世界。 “有一位新加坡女孩十分热爱中国,希望参加中国的国庆阅兵,走女兵方队,这在中国是个好消息,但对于新加坡却是负面新闻。”赵启正说,在新加坡人看来,一旦与中国发生矛盾,在新加坡的华裔都可能成为中国军队,进而产生威胁,这都是中国人自己想不到的。 赵启正说,在外交翻译中,“龙”的意义,“韬光养晦”、“打铁还需自身硬”等词汇都被错误地介绍给了世界,甚至演变成了“中国威胁论”,而这些方面是需要我们每个与外国有交流的人注意的。 不能让世界误读 “中国人没有信仰” 在不少公共场合,赵启正说,对于信仰问题大家习惯称自己是无神论者,但这却被许多外国人误读为“中国人没有信仰”。“一位印尼的出租车司机说,‘中国人太可怕了,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这是极大的误读和无知啊。”赵启正担忧地说。 在跨文化交流中,信仰之间的交流最难。赵启正曾与美国神学家帕罗相互拥抱,这幅照片刊登在国外报纸上时,标题成了《上帝,你怎能允许一个中国无神论者与美国神学家拥抱》,赵启正说,在西方,宗教信仰之间的交流和误解既敏感,又普遍存在,这成为中外交流中的一大障碍。 “我就说中国人是有信仰的,是祖先传下来的,‘和为贵’是信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信仰,穆斯林信仰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觉得什么是痛苦,就应该想到对所有人都是痛苦’,我觉得这两句话在涵义上,有着相通的地方。”赵启正说。 赵启正告诉听众,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信仰,但不是有神信仰。“有人说没有神的信仰不是信仰,我们说信仰天,比如替天行道,这也是信仰,只是把天人格化了。”赵启正说,中国人要珍视自己相信的,不能随意说我们没有信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