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国际观察员 王昱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写了一本名叫《1984》的科幻小说,奥威尔用灰暗的笔调在书中预言了未来社会图景。小说发表三十多年后,当人类的历史走过真正的1984年时,事实似乎证明奥威尔过分悲观了。然而,又过了三十年,这本书最近突然在美国热销起来,据美国《纽约客》报道,《1984》在亚马逊上的销量排名从12507位一跃进入全美畅销书前40名,并且还在继续上升中,其销量在短短一周内至少增加了70倍。 《1984》突然畅销恐怕要感谢斯诺登,如果不是他把美国政府窃听公众信息的“棱镜”计划”捅了出来,恐怕很难有人会相信当年奥威尔对未来预言中的一部分已经实现了——《1984》中有一种名叫“电幕”的监视器,政府要求每个人家中都安装这种监视器,思想警察则不定期地进行巡检,监视人们是否在进行造反行动……这一切听起来是不是跟“棱镜”计划很像?只不过现实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的“棱镜”与小说中类似闭路电视的“电幕”相比,要先进得多,隐蔽得多,也灵敏得多。 《1984》开创了“国家监视个人”这个科幻命题的先河,从那以后,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这个命题经常被提起。甚至在《全民公敌》、《少数派报告》这些美国商业大片里,你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在这些故事里,在无孔不入的国家监视下,个人的力量如此渺小,一旦蒙受不公,几无反抗的可能。 人们之所以喜欢看《1984》这类文学作品,归根结底是由于对其所描绘的未来的恐惧。表面上看这种恐惧的对象似乎是指向技术的,即害怕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会让监控手段变得无孔不入,将本由无数隐私包裹着的个人剥得赤身裸体,无所遁形。然而,在对技术的恐惧之下,其实是对国家这个庞然大物的不信任感。人类在科学与民主两条道路上的进步其实是一场赛跑,每一次技术的革命,都有可能带来对人类既有体制的极大挑战。如果旧体制内的积弊没有被革除,其危害就将借助新技术之力被成百倍放大。对抗农业时代的不公,人们可以去当啸聚山林的罗宾汉。但到了工业社会,希特勒德国等专政机器却可以完成对人们“从头脑到肠胃”的管控。《1984》中“老大哥在看着你”式的国家监控,可怕的其实并非“电幕”,而是“电幕”后的那双盯着普通平民的眼睛。 技术的发展是不能被阻挡的,人类如果不想让《1984》中的预言成为现实,只能从另一个方向下工夫,那就是不断地完善关政府的“笼子”,对国家滥用权力时刻怀有警惕之心。从这个层面说,现实中的“棱镜”计划虽然比小说中的“电幕”更完善,但并不意味着会比其更可怕。因为就连斯诺登本人,在被问及“棱镜”是否造就了一个“所做的每件事和所说的话都会被记录下来的世界”时,也只是模棱两可地回答“如果他们想做,完全可以做到。”而从《1984》近来在美国热销可以看出,美国民众显然对这种可能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