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华
看过《公路变麦场公交被迫改线》(《齐鲁晚报》6月5日报道),尤其是“因麦收期间晒麦占用道路,造成车辆无法正常通行,从6月4日起16路、19路暂时改线”,以及“记者发现笔直的马路上每隔几米就有几户农家在晾晒小麦,不时还有几辆大车经过,很是危险”的描述,笔者更是五味杂陈。 大家知道,实行包产到户之前,生产队都是集中在一个地方“打场晒粮”,加工粮食的。因此,那时候即使产量再高,通常有一个大队的“场院”基本够用。但现在,农民们大多数没有属于自己的“场院”,而原来生产队的“场院”,不是盖了房子,就是挪作他用,所以每到收获季节,“打场晒粮”就成了难题。 农户把自家粮食晾晒到公路上的做法,首先侵占了道路,给过往车辆与行人增添很多麻烦,甚至会出现交通事故。 那么,到底该怎样解决农民们拿公路当“场院”,以便有效防止这种做法演变为顽疾呢?笔者认为,首先,作为村民委员会,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应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地方,通过集体协商,专门修建一个或几个能够打场晒粮的“场院”。 其次,可以鼓励商人投资建设多功能、立体式晒粮“场院”,通过现代化运输系统,将农民的粮食分楼层晾晒,并在物价局指导审批下收费。闲置时期,可以将其作为会场、演出和其他娱乐场所。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村委会还可以让农民们自由选择,组成合作社,再专门划分一些地块,让他们自己出资建立“场院”,解决晒粮难问题。又或者,作为地方管理者可以主动召开各企事业单位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就农民晒粮难问题,号召并鼓励大家腾出多余地方,让出不再使用的场地、露天仓库等,给农民们无偿或有偿使用。说到底,就是多方协调,避免拿公路当“场院”成为顽疾。否则,如果继续保持现状,农民到公路晾晒小麦,逼得公交车不得不让出固定线路的被动局面,仍会周而复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