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倪自放 今年华语新导演的崛起意味着什么?中小成本片将成主流吗?6月18日的上海电影节论坛邀请诸多大腕共商业界热点,巧合的是,几乎在所有问题上,老一代制片人、导演的观点与新导演都形成尖锐对立。新导演代表郭敬明说,观众在更新换代,不考虑观众的实际情况,“大导演也会失手”。 中小成本片 将成主流吗? 今年走红的《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中国合伙人》都是中小成本制作影片,于是业界有中小成本片成市场主流的说法。但出现在论坛上的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说,中小成本片是华语电影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中国电影需要丰富的结构,一种类型难以支撑行业,不能说最近中小成本电影票房好就一窝蜂地拍中小成本电影。《画皮2》《十二生肖》《西游降魔篇》都是大片,国产大片,确实起到了行业标准的作用。” 论坛主持人何平导演也说,放眼世界,大片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标志,国产电影仍然需要大片。《云图》等国际大制作的制片人李少伟也说,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必须拍出高质量的大片。 但以导演处女作《泰囧》成名的新导演徐峥并不认可“大片主流说”,徐峥说:“我不以投资判断大片,我觉得电影的基础是剧本,是故事。只有好故事与烂故事,再大的大片也有烂的故事。我看伊朗电影,一个小朋友的故事,让我感动,我认为那就是大片。” 新老导演 谁更了解观众? 2013年也被认为是新导演的崛起之年,演员转行导演成功的比较多,跟风现象也随之而来。导演何平说:“我听说过这么一个事情,《泰囧》《致青春》之后,有老板找10个演员,让他们执导并主演电影,说这是潮流。其实一个国家导演的代表还是成熟的导演,很多国际大导演都是在50岁之后才拍出代表作的。” 当红作家郭敬明的导演处女作《小时代》即将上映,他的发言颇有新导演要接班夺权之意。在郭敬明看来,新导演才了解这个时代和观众,“现在电影的观众群在不断更新换代,为什么很多大导演都有失手的时候?2009年观众的年龄是25.7岁,但是到了2013年的时候已经变成21.7岁,如果还用上一代的想法拍电影,那会出现问题的,因为越来越多的新观众加入了这个市场,但没有提供新的类型影片给他们,市场上有一个巨大的空白,一旦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做的时候,就会成功。” 上海6月1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