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转一响”到“有车有房” |
半世纪聘礼变花样,结婚成本不停涨 |
| |
- 2013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李长才和陈瑞香已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5月26日是他们的金婚纪念日,桌上摆放着朋友们送的金婚纪念品。
本报记者 孟燕 摄 | | 聘礼不断演变,新人结婚成本越来越高。(资料片)
本报记者 左庆 摄 |
|
本报记者 孟燕 宋佳 陈玮 从上世纪50年代的一张床,历经老三样、新三样直到现在的一套房,半个世纪来,每个年代的聘礼和嫁妆都打着历史的烙印。这一场场婚礼也纪录了半个世纪来市民的生活变化,以及城市经济和市民观念的变化。“结婚聘礼或嫁妆发生变化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有些过去的习俗至今仍实用,但如果说新时代年轻人结婚的特点,贷款将是最显著的。”日前,记者走进多个家庭,还原不同年代的婚礼记忆,以及聘礼和嫁妆的变化。 砖头支的铺 结婚当天啃窝头 2013年5月26日是李长才和陈瑞香金婚纪念日。这对携手走过半个世纪的老人,谈起当时结婚的情景感慨万千。 “俺俩1963年结的婚,当时啥都没有啊。”71岁的李长才说,和老伴陈瑞香是“走亲戚”认识的。老伴家在青岛,花了8块钱的火车票钱把老伴从青岛接回了济南。“那时自然灾害刚过去,没嫁妆,她就只扛着铺盖来了。结婚当天吃的窝窝头,床是砖头支的。”李长才回忆。 陈瑞香向记者描述,床是用砖头垒起来的,一块块钉起来的木板做铺板。婚房“铺多长就多长”,“跳起来就够得着房顶。”房间里全部家当就是一张床、一张大桌子、两把椅子,还有放衣服的木箱子和放碗的小匣子。 “他在青岛中山路百货公司给我买了条白丝巾,我给他织了件毛坎肩,就算是结婚礼物了。”陈瑞香回忆,他们也没摆酒席,老乡送了一面小圆镜子,至今她还保留着。 “去青岛接她的时候,皮鞋都是借的我哥的。”李长才拿出一张黑白纪念照说,“没什么婚纱照,订婚时就照了这么一张合影。”老两口笑意盈盈地表示,虽然那时候条件很艰苦,但他们都很知足。 “三转一响” 一样也不能少 住在共青团路附近的徐先生今年60多岁,提起当年结婚时的情景,他脸上浮起笑意。他与老伴在1975年完婚,当时讲究“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录音机,一样也不能少。 “当时家里条件有限,买不起缝纫机,走了二里地借来一台缝纫机。”徐先生回忆,当时一个月也就那么十几块钱,买了辆大金鹿自行车就花光了全部积蓄,没有缝纫机结不了婚,所以只好借了一个。 说起家里那辆大金鹿自行车,老人脸上现出得意的笑容,他说,当时的大金鹿比现在的私家车还稀罕,骑着出去回头率很高。“虽然没有缝纫机,但是看在这辆大金鹿自行车的面子上,老伴才同意与我完婚的。”徐先生说。 一起乘凉的陈姓老人感慨,当时生活条件差,谁家结婚能购置齐“老三件”,都是相当有经济实力的了。“当时条件好的家庭买块钻石牌手表都藏起来,生怕贼惦记着。”老人笑着说。 电视机、洗衣机 当时最时髦 相比60年代,80年代的婚礼已经渐渐“有模有样”了。今年55岁的陈先生和53岁的李女士在1985年11月结婚,当时70年代讲究的“三转一响”仍然比较时兴,但也出现了比较时髦和高端的电视机、洗衣机。 “我们两家凑了一台电视机、一个洗衣机、一台缝纫机、一台收音机,还找木匠打了几件简单家具,就成了结婚的全部家当。”陈先生表示,现在看起来“寒碜”,但电视机、洗衣机在当时是最时髦高端的。 “婚房是单位分的,这就省了一大笔钱,我结婚还做了一身红衣服。”李女士笑着说,在山师附近的一家饭店,两个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大概请了六七桌,也没什么仪式,我们俩互拜了一下,敬个酒,婚礼就结束了。”李女士表示,当时同事也都来道喜,贺礼大多是带双喜字的暖瓶、成对的枕套、印着喜字的脸盆等实用的生活用品。 “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万元户已经非常了不起了。”陈先生说。 “新三样”变化快 “三金三银”成必备 随着时代变迁,“老三样”渐渐被“新三样”取代,90年代到现在,“新三样”的内容几乎每过几年都会发生一次改变。 1996年的彩电、大哥大、组合家具、摩托车、录像机,再到2000年的电脑、汽车,“新三样”内容不时得到更新,曾经的“稀罕玩意”很快就被淘汰。但是“三金三银”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等,一直是近年来结婚的必备品。 市区马先生于2002年完婚,当时家里有空调、电视、电冰箱、洗衣机,但是唯独没有汽车。“十多年前,谁家买辆小汽车别提多神气了。”现在马先生已经有两辆小汽车了,他说,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结婚时家底厚未必是件好事,要夫妻两人共同努力获得的幸福才有滋味。 有房有车才结婚 贷款成新时代特点 近几年,“有房有车才结婚”成为年轻人的信条。为了一套房子,多数人背负贷款,有人戏称现在是“小死样”,其中透出些许无奈。 “之前结婚,在村子里盖房子就可以娶媳妇,房子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但是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争着进城成家,房价这么高,负担很重。”正值适婚年龄的小孙表示,现在多数情况都是男方家付首付,新婚夫妻负责房贷。 2012年10月,祝先生和穆女士结婚。“我们俩是研究生同学,房子是结婚前3个月买的,91平,12700元一平米,首付交了70多万。”祝先生坦言,家里条件还算可以,不过父母的积蓄基本都花在这套房子上了。“剩下的近50万,我们俩自己还,说没有压力那是假的。” 祝先生说他们的婚礼是在老家泰安举办的,当时请婚庆公司花了7700元。“聘礼她家没有要,不过我爸妈还是准备了30001元。在泰安一家比较好的酒店摆了30多桌,按照一个人200的标准,加上自己带的酒水,一共花了8万多。” 穆女士说结婚那天累坏了,从早上三四点钟就起床化妆、做头发、穿婚纱。“请的司仪,婚礼流程就有3页纸,真是累并快乐着。”穆女士看到自己手上的钻戒,补充说订婚时买钻戒花了13000元,还有拍结婚照花了4000多元。 “结婚聘礼或嫁妆发生变化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有些过去的习俗至今仍实用,但如果说新时代年轻人结婚的特点,贷款将是最显著的。”一位婚庆行业内部人士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