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器物。官桥镇大康留村出土。器形较宽,颈腹分段,腹部鼓出,底近平。器壁厚实,有空锥足,颈、腹部饰有饕餮纹。此器口、腹残缺严重,器物口沿上部缺失两个帽柱,通过查找文献,参考与本器物形制纹饰基本相同的 的帽柱,恢复器物的原始外观形貌。(资料片由滕州市博物馆提供) 本报滕州6月18日讯(记者 甘倩茹) 滕州市古代贵族墓地和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具。滕州市博物馆藏有五百余件青铜器,目前,修复工作正在国家博物馆科技保护中心进行,第一批30件青铜器已经修复完毕,开始向市民展示。 滕州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滕州地区的贵族墓地和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滕州市博物馆内现收藏文物一万四千多件,其中55件定为国家一级珍品。 滕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吕文一直分管青铜器修复工作,她介绍,青铜器是滕州博物馆文物藏品中的重中之重,其主要来源为姜屯镇庄里西墓地、官桥镇前掌大墓地、大康留遗址等。而这些文物均出自于本地区,出土地点明确,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在进入博物馆后都以最原始的状态存放及展出,没有做任何的文物保护处理,存放及展出的条件也是随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还未建造一个适合青铜类文物保存的场所。目前,这些青铜器已严重腐蚀,并有许多用肉眼观看已存在严重的粉状锈现象,急需对这些青铜器进行保护修复技术处理。 为了更好地保护现有的馆藏青铜器,滕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多次与国家博物馆科技保护中心的有关专家进行协商沟通,共同编制了《滕州市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保护方案》,对馆藏的五百余件青铜器,进行修复保护。在滕州博物馆三楼,吕文介绍修复完的一件青铜器 ,这件青铜器上面有两个立柱,但是出土时立柱就没有了,在修复过程中,专家通过同时期的相似青铜器的比对,加上当时的一些审美元素,给 设计了两个立柱。 目前,第一批30件青铜器已经修复完毕,并在滕州市博物馆三楼向市民展出。在编制的《保护方案》中,计划三年对五百余件馆藏青铜器进行修复,并且大批文物将充实于位于龙泉广场的新博物馆中,进行展览陈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