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买瓶“人头马”酒店卖价六百元 |
涉罪食品安全,青岛一年468人落网 |
| |
- 2013年06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市民在观看陈列出来的假劣物品。刘腾腾 摄
▼工作人员展示非法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刘腾腾 摄 | | |
|
本报6月19日讯(记者 刘腾腾 通讯员 刘人斐) 网上10元买来劣质洋酒,进酒店后变身“人头马”等高档洋酒,以60倍价格对外出售。去年以来,岛城严打食品犯罪,立案侦办案件10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8人。19日,一批典型案例公布。 今年6月17日至27日是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19日上午,市公安局在台东三路步行街举办打击食品安全保卫餐桌专项行动,向市民展示近段时间以来缴获的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公布去年以来查处的六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活动现场的展台上摆满了假洋酒、假花生油等假冒伪劣商品和瘦肉精、食品添加剂等物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咨询,工作人员也现场教市民如何辨别假酒、假烟等产品。 在假酒展台,一名市民问及如何区分真假酒,工作人员拿出两瓶外表相似的酒介绍,首先要看酒的商标,注意观察酒瓶上的商标与外包装的商标是否一致,其次是看酒瓶,正规的酒瓶印有代码,而假瓶则没有,最后还要看酒的防伪标志。 据了解,从去年以来,岛城警方保持对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势,共立案侦办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10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8人,捣毁黑作坊、黑工厂710个。 低价购进劣质保健品,换包装销往八省市 今年4月,北京一家保健品公司向市北警方举报,称位于辽宁路的一家公司假冒北京公司的注册商标对外出售纳豆胶囊保健品。市北经侦大队民警立即赶到辽宁路的这家公司展开调查,当场查获了公司仓库的假纳豆胶囊5000多盒。 据介绍,从2011年7月以来,这家公司的老板张某为获取利益,在未经纳豆注册商标所有人北京某公司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该注册商标包装盒以及伪造的假冒纳豆防伪标签,购进廉价劣质纳豆胶囊两万余盒进行销售,涉案金额1400余万人民币。 张某最初曾购进正品的每盒50元的纳豆胶囊保健品出售,但因利润太少,就从别处买来10元一盒的劣质胶囊,然后从网上找到一家制作假包装盒的公司,将假冒的纳豆胶囊重新包装。 因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张某曾被工商部门查处,谁知过段时间风平浪静后,他又在距原来的公司不到200米的位置重新开了家门头房继续销售,这些劣质的纳豆胶囊最终被销往河北、辽宁等8个省市。 网购10元假洋酒,酒店一瓶卖600元 去年5月,市北工商分局查处了位于长春路的一家涉嫌销售假洋酒的店面,当场缴获假洋酒1700多瓶,工商部门随后将案件移交给市北警方。警方随后在店面负责人韦某处查获“芝华士”、“轩尼诗”等12种品牌的假冒洋酒120多箱,涉案金额100多万元。 据韦某介绍,从2009年开始,他从网上联系到一家售卖假酒的公司,以每瓶10元左右的价格买来色素勾兑成的假冒“芝华士”、“人头马”等品牌的酒,试喝过一次觉得没有大碍,就从网上大肆购进这种劣质酒,然后买来假的防伪标识贴到酒瓶上。这些酒被韦某以30到150元的价格销售到他的网店和周边的一家酒店。这些劣质酒在进入酒店后每瓶的售价为600元,是原价的60倍。 今年3月29日,市北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判决,韦某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夫妻作坊做鸡柳,“傍”上名牌挣大钱 去年10月,即墨警方获得线索,辖区一家小作坊涉嫌假冒正大品牌的注册商标生产、销售鸡柳等食品。今年1月23日,警方锁定了一男一女两名嫌疑人,在两人开车去城阳一个窝点销货的过程中将两人抓获。 这两名嫌疑人是夫妻,将他们抓获后,另一路民警立即赶到两人位于即墨的小作坊查处未销售的鸡柳,这个小作坊里环境非常脏乱,门口有两条大狼狗开门,陌生人都不能轻易进入。 经审查,小作坊开张以来,夫妻两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价值共计11万元。目前,两名嫌疑人已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鸡架加入工业盐,370余人落网 去年7月,莱西警方接到举报,辖区望城街道办事处的一处农资市场里出售毒鸡架。接到举报后,莱西经侦大队立即赶到这处批发市场调查取证。 检查发现,这个加工点是一处无证加工窝点,在加工鸡架时竟然添加工业用亚硝酸盐。“加入工业用亚硝酸盐后鸡架存放时间更长,而且能提味儿、增色,而这种物质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莱西经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徐福祥介绍。 随后,警方将王某夫妻俩抓获归案,并缴获已加工的毒鸡架50余公斤。经过检测,每公斤毒鸡架中的工业用亚硝酸盐就超标591克。 王某夫妻到案后交代,他们主要是从莱阳、平度等地批发大量的鸡架销售,警方顺线调查,最终端掉了生产、销售毒鸡架的6个窝点,抓获370多名嫌疑人,缴获有毒、有害鸡架2000余公斤。 近日,王某被莱西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6千元。 出售劣质除草剂,万亩花生遭绝产 原本指望除草剂能清除花生地里的杂草,谁知使用后杂草不减反增,造成花生大幅减产。去年6月,胶南一名农民向警方报案称,自己从男子徐某手中购买了几瓶上海沪江牌乙草胺50%乳油农药除草剂后花生大幅减产。接到举报后,胶南经侦大队立即展开调查,随后将涉嫌出售假冒伪劣农药的徐某抓获归案。 徐某到案后,供述了从河南人杨某手中购买劣质农药的犯罪事实。 警方赶赴河南调查,发现杨某和堂妹杨某某、表弟张某在河南一处农资市场里租赁了一间房屋,专门生产各种伪劣的农药销往各地,这些农药都是他们买来原料自己勾兑成的,对农田有害无利。因使用这种劣质农药,仅胶南就有一万多亩花生大幅减产或绝产。掌握证据后,警方将这三名涉案嫌疑人抓获归案。 近日,经法院判决,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杨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酱油过期已五年,换个马甲重新卖 一家注册公司在大沙路租赁厂房后,加工过期调味品,然后将这些调味品改头换面后堂而皇之地送进超市卖场。去年8月,四方警方接到举报,位于大沙路的一个调味品公司涉嫌出售过期的酱油、醋等调味品。警方赶到这家公司后经过调查取证,发现公司存在大量过期的调味品,有的调味品都过期五、六年了还没有处理,等着换包装后继续销售。 据了解,通过将过期的调味品换包装然后贴上假商标出售和涂改生产日期两种方式,这家调味品公司大肆出售过期调味品。目前,涉案的8名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 本报记者 刘腾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