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广告贴满校园,大学生想去试试又有顾虑 |
暑假想去打工 却怕受到欺诈 |
| |
- 2013年06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暑假即将来临,近期大学生暑期打工市场非常火爆。许多同学想利用假期打工,一是挣点学费,二是锻炼一下自己,还有的表示现在找工作这么难,想提前感受一下就业环境。而同时很多学生维权意识淡薄,有过被欺骗经历。暑假想去打工,却怕受到欺诈,这是很多同学的心态。 6月19日,记者在滨州学院看到,暑假用工的广告已经贴满了学校食堂、教学楼前大大小小的宣传栏。这些广告有的是招加工车间工人的,也有招暑期家教或培训机构老师的,还有招促销员的等等。 在滨州学院的一个宣传栏下,一些学生正在驻足观看。“就想找个临时的工作,挣点外快,也锻炼一下自己,至于签不签合同,还真没考虑到这一点。”读大三的小张这样告诉记者。 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暑期打工有上当受骗经历的同学不在少数,大一的李同学介绍说,他高考结束的时候,通过一家中介公司,来到青岛一家电子厂打工,虽然签了一式三份的劳动合同,但是当时合同的内容却没留意,最后的合同自己手里也没留一份。“可后来一个月的工资没到账,我咨询青岛电子厂,他们说钱已经给中介了,再咨询中介他们就推诿说钱没到账,最后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李同学说。 “我去年暑假的时候,一位朋友推荐我到江苏电子厂工作,说保证签合同,感觉还挺正规的,但是后来到了厂里就把这事忘记了,最后连合同的影子也没看到。”大二的王同学说,最后工资少了几百块钱,再询问工厂经理的时候,对方竟然说是朋友代签的合同,具体的细则在合同上都有标注。 与社会接触不多的学生,对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意识上非常淡薄,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同学几乎不考虑签劳动协议的事。 “看见以前的同学暑期打工上当受骗,我也想过打工要签合同,但就算签合同,合同里有什么漏洞也不明白。如果有一个可靠的部门给我们把关就好了。”另一位同学说。 对此,信言律师事务所的彭军律师提醒广大学子,到用人单位打工,首先要确定单位有合法的营业执照,保证单位有用人资质。其次学生要增强维权意识,注意认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注意其中的具体事项。同时,他建议学校及社会有关部门能为大学生假期打工提供指导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本报记者 杨青 见习记者 王领娣 邵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