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涛 在中国的文化中,书法和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法”和“术”虽然看似不同,但抛去繁复的技法究其根本,却存在着很多联系。它们都讲究的是内外兼修,德艺并重,力与美的结合。如今,在山东烟台有一位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武术书法”创始人,他就是王厚堂。曾有人说,这是一位行走在当代社会的侠客。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很多关于书法和武术结合的精彩段落。无论是《神雕侠侣》中,朱子柳对阵霍都时使用的融合各家书帖的武功;还是《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以“倚天屠龙”的二十四字招式刻石;抑或《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与江南四友“琴棋书画”中的书痴秃笔翁的比试;都在激烈的打斗之余,给人留下了雅致的印象。 将书法和武功结合,是作家的一种浪漫情怀使然。然而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武术书法”,它是由当代的美籍华人、老家在山东烟台的王厚堂所创。 王厚堂是这么描述自己的书法的:“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表现形式及风格,印象派的书写方法。”这个评价其实很概括,而且不能单从他的作品中体会。因为王厚堂在写字的时候,有一段重要的准备步骤,只有将他的准备、书写、完成这三个步骤作为整体过程,才能对他这套自创武术书法有所感悟。 王厚堂在写字前,要先达到一个“状态”。为此他需要“提肛拔肋,含胸拔背,力出十梢,气沉丹田”,有点像武术中将外刚内含的运气过程。然而在拿起笔时,可以感觉到他将精神都集中在了悬而不发的笔尖之上。在书写时,又通过柔软的笔将这股内劲释放出来。每次在写字的时候,他都要憋着一口气,将字一笔而出,写到最后一笔时,他会低喝一声,在薄薄的宣纸上进行“垦笔”。写完之后他就会气喘吁吁,犹如经过一场比试。看王厚堂写字,脑子里会浮现出一个成语,那就是“一气呵成”,十分痛快。 所以王厚堂的字,可以从浓淡干湿的转折中看出凿打的痕迹。有人说,他的字是由内蕴的感情和精神向外透射到纸背上,然后再由这些笔墨技法中内含的表现出他的精神状态。所以他的字也有一种悬而不发的力度感,这点从王厚堂的字台上满是力透纸背的洇迹就可以证明。另外,在字的笔画间经常可以看到略带泼墨的顿笔和转折,这让他的字显得圆转如意,飒爽飞扬,有种武术招式的动感。 很多人觉得,在写字之前还要运气,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但王厚堂认为这是武术书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仪式,只有这样,他才能将武术中的精气神与书法中的精气神相通。 在庄子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位“真正的画师”。宋元君请全国画师作画,大多数到来的画师都行礼作揖后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只有一位画师既不行礼,也不站立恭候。他直接走进画室,解开衣襟袒露上身,盘腿端坐。宋元君知道后说:“这位才是真正的画师。” 所以作为一个好的书画家,必然在创作时有一个准备过程,这能让他抛去外物的干扰,专注将精神凝聚于作品之上。同时,这也是书画家艺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真性情的体现。 在古往今来武侠小说中,人们习惯将古代的武人称为“侠”。虽然在不同的作者心中,对“侠”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往往都具备着文武双全,急公好义,仗义疏财的特点。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古代的草莽江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你是否想过,古代的“侠”倘若生在近代,该是什么样子? 王厚堂今年62岁,身强体健,红光满面。他的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从行走姿态中可以看出习武的裨益,每天早上,他都要去在他公司一隅的练功房,除了一些健身器材之外,在一间偏室还供着烟台林派铁砂掌创始人林世钦和第二代传人、王厚堂的师父李英奇的照片,屋子里还有一个盛满铁砂的大锅。“师父还传下了一本武学秘籍,被我收藏在家中。”王厚堂是铁砂掌的第三代传人,在影视作品和武侠小说上倍感神秘的武林,头一次离记者这么近。 但王厚堂练习书法的地方却与练功房的感觉截然不同,最为显眼的,还是屋子正中的一个巨大字台。不像其他写大字的书法家,王厚堂并不喜欢将纸摊在在地上书写,他认为在武功中如果击地就不能发力,武术书法也是同理,所以他的作品都是在字台上完成的。 在书房靠墙位置的柜子上,还有一杆一米半长的大笔,在它的旁边,放着一些古代现代的字帖和书画作品介绍。一本线装的古籍《四字正音》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摆在这些现代书籍上头,当记者问起时,王厚堂将其中的一段流利的背出。 由于王厚堂的祖父王式膺是烟台小沙埠小学第一任校长,所以王厚堂七岁时就深受熏陶,接触过颜真卿、何绍京、黄庭坚和米芾等多种名家字帖。 少年时,他对黄庭坚的一幅字帖感兴趣,好胜心迫使他硬是将这幅字帖写到了自己满意为止。直到现在,他每晚在书房里练字到兴致上来时,都要写上五六个钟头。“每次写的不满意,我就抽自己嘴巴,摔笔,可是字没写完啊,还得去把笔捡回来。”王厚堂对于自己的写出的字的好坏,有着自己的感觉,当他写出好字时,会欣喜若狂,会“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的笔亲一亲”。 “我认为好的书法,应该是外行看着舒服,内行看出功夫。武术和书法都是武书在前,术法在后,‘武’和‘书’都代表着一种精神,武术书法首要是两者精神的贯通,其次是技巧的结合。”说到兴奋处,王厚堂跳将起来,以拳击桌,尽显性情。 就在几个月前,王厚堂刚刚拿到第31届纽约“亚洲最杰出艺人金奖”。这是表彰他在武术书法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和中外文化交流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今年4月份,他还作为中捷文化使者参加了中捷建交20周年活动,并写出一副《和福》被捷克大使馆作为国礼收藏。 王厚堂每年有半年的时间呆在美国陪伴家人,同时在那里宣传东方古老而神秘的两种文化的魅力。余下的半年的时间,他会回到家乡烟台,为两国之间的交流奔走出力。作为美籍华人,王厚堂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和魂到底在哪里。“我在国外就不断的告诫子女,不管去了哪里,你们也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早在九八年时,他就为祖国支援灾区抗震救灾捐款万元,从那时起他的公益事业就没有停止过。 今年5月份,王厚堂又为栖霞的小学捐赠了1000本《猫之女》的图书。谈到接下来的打算,他说准备在近期举行义卖,将他的作品拍卖所得的收入,用作在烟台建一所小学。“这是我的家乡,我肯定要热爱。”王厚堂说。 王厚堂的身份非常多,书法家、武术家,他还是一个企业家和山东省高级工程师。他说自己非常喜欢一句话那就是“泛爱众而亲仁”,所以对于历史上的伟人们,他都保持着尊敬的态度。对于伟人们的话,王厚堂认为应该在“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程度上接受”。在采访中他对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武术无规,书法无门”。 但他认为如今的成功,离不开武术和书法在做人上对他的影响:“做企业这么多年,有人说我脾气大,但从来没有人说我不仗义。对人我好交朋友,做事我讲究诚信。” 说起打拼的那几年,王厚堂还是充满了感慨,他说,因为忙着搞企业,他虽然每日练武,但是书法却再也没时间练习。在企业办的有声有色的时候,他卸下了身上的总裁职务,开始专心研究起武术书法,这一研究就研究了十几年。 如今,王厚堂在公司的院子里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个小花园,他每天都要去花园中赏赏四季花卉,看看游鱼。但在闲适之余,他依然没有忘记练武、习字,还有心中那个将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的愿望。 现在的“侠”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个生活状态?从王厚堂身上应该可见一斑。但他说,真正能称的上“侠”的,是武术书法中蕴含的精神,追求自我理想实现的韧性以及他为国为民的情怀。这种无愧天地,从容生活的气度,从古至今,才能被被称为“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