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景观、历史文化景点,湖西革命烈士陵园里全都有 |
这不仅是烈士陵园,还是公园 |
| |
- 2013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建丽 在单县县城繁华地带,静立着一处烈士陵园,起初是为了安葬和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湖西先烈。后来一座风景秀丽的湖西公园与这个烈士陵园巧妙结合,使它如今成为集纪念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基地。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的今生 7月1日正午时分,单县县城艳阳当空,热得令人烦躁。在县城繁华地带,有一个红色旅游基地——湖西革命烈士陵园。 这里有葱翠的松柏、多姿的垂柳、古典的楼亭轩榭、婉约的小桥流水。有老人在湖边下棋,还有一些市民在树荫下边走边聊。来到湖西革命烈士陵园,耳边传来阵阵小鸟的啼叫,还有知了在伴奏,淡淡的花香沁入鼻息,身旁不时有小蝴蝶翩翩飞过,烦躁的心渐渐安静下来。 据了解,为加强陵园建设,充分展示湖西老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2008年初单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以现有革命纪念建筑物和历史人文景观为底蕴对湖西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扩建,把湖西革命烈士陵园打造成为集纪念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基地。 与烈士陵园相融合的湖西公园于2009年10月1日建成。通过湖西公园建设把老城区原有的环境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整合,扩建改造、提升档次、完善功能。 湖西公园总设计面积27.5公顷。那些婉约的小桥流水就是依托了清澈的仙人湖。单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引黄入城、截污治污、打造了这个水上景观,也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水上乐园。塔前广场、英雄广场、纪念广场、英雄阁、红色大道、大型浮雕等纪念景点,将老湖西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充分展示出来。同时还以千年古堤为轴线,恢复历史文化景点,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琴台、晒仙台、天台、二贤祠、鸣琴广场等,让“鸣琴而治”、“披星戴月”、“四君子”、“吕洞宾游单父”等文化历史佳话和传说走进平常百姓人家。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的前世 单县是革命老区,曾为湖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中共鲁西南工委、苏鲁豫区党委、中共湖西地委、湖西专署、湖西军分区主要活动地,解放后,为湖西地委、专署、军分区驻地。 记者从单县旅游局获悉,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单县古三台旧址,初建于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是为安葬抗日战争中的湖西先烈而建。 1946年我军奉命北撤,湖西革命烈士陵园遭国民党反动军队炮击被毁;1952年由湖西地委、湖西军分区重建;1980年新建了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1985年对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进行了重修,1992年县委、县政府对陵园进行了整体扩建。 园内共安葬革命烈士2641名,其中有原湖西区行署专员李贞乾,中国人民解放军七纵十九旅旅长吴大名,苏鲁豫区党委统战部长王文彬、湖西区地委妇女部长常俊亭等13位著名烈士。吴大名烈士墓,1952年修建。墓呈长方形,青砖砌成,高9米、宽8米、长10米,正面砌有弓形墓门,四周绕以走廊,门额刻着刘伯承亲笔题写的“人民解放军阵亡旅长吴大名烈士之墓”。他历任冀鲁豫军区独立大队队长、团长、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七纵十九旅旅长等职。1946年10月在巨野章缝集战斗中牺牲。 烈士纪念塔位于园内“琴台”遗址上,1985年省政府拨款重建,1986年4月建成,高26.74米,花岗石砌成,呈方形,正面镌刻胡耀邦题写的塔名,塔座系青石构筑的三层平台,塔顶安装高1.7米的铝合金红五星。 1988年湖西革命烈士陵园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国防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2004年再次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国防教育基地”。 湖西红色旅游游客有所增加 为促进红色旅游的全面发展,单县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不断改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湖西公园进行了改造升级,对英雄阁等进行了改造。 不过问起外地游客带团慕名前来的情况,还是不太乐观。记者从单县旅行社了解到,单县借助新能源基地,古牌坊、浮龙湖、黄河故道,湖西红色教育基地等文化品牌效应,整合各类优质旅游资源,规划实施浮龙湖生态旅游等“五园三带一基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其中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浮龙湖生态旅游,游客会顺带着到湖西革命烈士陵园转转。 单县旅行社总经理孙金旺告诉记者,由于湖西红色教育基地旅游是免费开放的,一般游客不会通过旅行社开展游玩,所以对于红色旅游的具体人数不好做统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大环境好了,红色旅游的人数有所增加。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公园里休闲的市民,他们多是单县当地的居民。他们表示,在五四、七一等节日,湖西革命烈士陵园的外来人不少,平时还是他们这些街坊邻居的休闲“大本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