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岭
即将在辽宁举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将是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之后,首次恢复白天举办开幕式,时间规模将大幅度缩减,总预算仅为原计划的十分之一。不仅如此,本届全运会参赛单位数量和运动员人数都被压缩,火炬传递的范围限制在了省内,各项接待活动也一律从简,取消欢迎、答谢宴会,一律安排自助餐并注意节俭等等。 这是一条让人振奋、令人欣慰的消息。联想到以前一些城市举办类似赛会时那种奢华铺张的大场面,本届全运会如果能兑现节俭办会的诸多承诺,这将是全运会的一个新转向,其意义不仅在于向体育的务实回归,更在于这届全运会的节俭,将为今后的全运会划定一条底线,今后不管哪个地方承办,都只能走更节俭的路子,而不是相反。 这些年来,一些城市在举办大型赛会的时候,竞相攀比大手笔,调动的资源越来越多,场馆越建越豪华,格局越来越大,场面铺排越来越夸张,明星越请越耀眼,当然钱肯定是越花越多。一些基础设施不太健全的地方,为办一个赛会,基本上是从无到有一切从头来,赛后则是场馆基本闲置,维护成本极高,留下沉重的负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令人痛心。这样办会,打乱了解决民生问题的节奏,给一个地方的公共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长期以来舆论对此的批评已经很多,而辽宁的做法,让人感受到了一股全运新风。 本届全运会的节俭设想,无疑有助于寻求赛会和民生之间的平衡。其实不仅仅是个节俭问题,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像全运会这样消耗巨大的赛会要不要办和如何办,就公众知情权而论,从一开始地方政府就应广泛听取当地老百姓的意见,并有必要把举办赛会的利弊得失和成本预算等详加披露,不能等会办完了再告诉老百姓花了多少钱。赛会是不是办以及如何办,要先看和民生是不是冲突,如果民生压力还比较大,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那就要民生优先,而不是赛会优先,除非二者高度统一。一些赛会本身,也有一个如何改革创新的问题,比如,今后除非新建场馆已列入当地的建设规划,确为民生所需,一般不宜提倡专门为赛会建场馆搞大排场。 节俭办全运,回应了老百姓对大型赛会的新期待。像一些地方出现的那样,如果赛会的场馆长期闲置,消耗的只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吞噬的只能是民生福利,因此办不办和怎么办,是政府的事,更是老百姓的事。最近巴西民众掀起了抗议浪潮,就是因为巴西在世界杯场馆建设上的总投入,已达到南非世界杯的三倍,高昂投入的背后,是老百姓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事业现状的不满,是政府一方面斥巨资兴建场馆,一方面还要在公交车票上算计多收两毛钱。引发巴西老百姓不满的,就是赛会压倒了民生。看来大型赛会和民生的冲突,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警示。 本届全运会光一个开幕式节俭一下就能把费用压缩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让公众看到,眼下一些大型赛会俭与奢之间的弹性空间到底有多大。辽宁节俭办全运是一次很好的示范,以后不管全运会在哪里办,如果不考虑更节俭、更有效率,不考虑最大限度降低对公共生活尤其是民生的影响,再干赔本赚吆喝的事,老百姓肯定不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