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国际观察员 王昱 “手段,是正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进行之中的目的,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达到美好的目的。” 一年前,埃及人选出了他们的第一任民选总统穆尔西。但这个选出来的总统,一年后却被人一句话给说没了。北京时间7月4日凌晨,埃及国防部长塞西发表演讲,结束了穆尔西仅一年的总统生涯。距离上次军方赶穆巴拉克下台不到两年时间,埃及人用雷同的剧本证明了自己相对于用笔,似乎更喜欢用枪来投票。 枪杆子里出政权,但也出政变。对于埃及来说,自古以来后者似乎就更多一些。从地理上看,埃及东扼西奈半岛,西北濒临沙漠,怀抱有富庶的尼罗河三角洲,是个搞军阀割据的好地方。从亚历山大的大将托勒密,到土耳其的总督默罕默德·阿里,埃及的政局变天,从来都是军头们一句话的事儿。二战之后,面对“真主远在天边,以色列人近在眼前”的现状,除了加强军备,埃及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但玩命发展军事的一个副产品,必然是军队的尾大不掉。在埃及,军队除了能获得高额的国防拨款,还自己做生意、搞房地产赚钱,不知算不算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典范。 副业干多了,本行就难免荒废,埃军跟以色列交手向来胜少负多,连西奈半岛都是靠谈判要回来的。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继承埃及军事政变频繁的“优良传统”。1952年,纳赛尔跟自己在“自由军官组织”里的几个战友一合计,发动政变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建立了埃及共和国。但共和体制有了,却缺个总统。发动政变的所有军官,包括纳赛尔本人,都年仅三十几岁,让这帮年轻军官自己上台执政,显然镇不住场子。于是五十多岁的纳吉布被抬出来当傀儡,而政变的真正策划者“自由军官组织”则改名“革命指导委员会”,专职在幕后扯线。这么一个不正常的权力架构,又碰上纳赛尔本人也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主儿,纳吉布后来写回忆录评价,说纳赛尔总觉得“我们可以无视埃及共和的宗旨直到完成我们的目的。”此话无意中一语成谶,埃及后世各总统,除了纳赛尔本人病死任上之外,没有一个正常完成权力交接——与当年被倒戈的军人刺杀的萨达特比起来,如今身陷囹圄的穆巴拉克和“到此一游”的穆尔西实在算是“善终”。 当然,埃及“枪杆子里出政变”的传统,有其不得已之处。对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这个舶来品,埃及这样的中东国家天然有排异反应。以此次政变为例,埃及军队要想维护共和宗旨,就得赶在政教合一倾向严重的穆斯林兄弟会自我膨胀之前赶其下台,而这个过程本身,却又恰恰违反他们所要维护的“共和宗旨”。 在“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的两难之间,埃及军队贯彻的是纳赛尔“无视共和宗旨直到完成目的”的逻辑。然而,埃及频繁政变的悲剧说明,“用枪投票”绝非让国家良性发展的“特效药”,相比于纳赛尔留下的思维习惯,或许我们更应该听一听马丁·路德·金的那句名言:“手段,是正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进行之中的目的,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达到美好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