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4日讯(见习记者 支倩倩) 3日,由章丘市政府食安办牵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城管行政执法局、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行动,整治党校街“马路市场”,拉开向“马路市场”说再见的帷幕。 当日下午5点左右,记者在党校街农贸市场看到,有卖瓜果蔬菜的,有卖日用百货的,也有卖衣裙裤袜的;货物有“寄居”在三轮车上的,有在手拉车里的,有在小四轮后车厢里的,也有在汽车后备箱里的。家住党校街40多年的王师傅感叹:“是时候和‘马路市场’说再见了。” 近几年,随着党校街一带外来人口的增多,在道路上自发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马路市场”。摊贩们乱摆乱放、占道经营,使本来并不宽敞的路面更加狭窄,造成交通拥堵、噪音扰民。 党校街是条老街,街上有七八栋旧居民楼,住户很多都是各单位的退休老人。当听说要取缔“马路市场”,设置固定摊位时,周边不少市民对此举一片叫好。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6月份起,章丘创卫工作启动,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拉开了城市管理“蜕变”的大幕。为了让市民吃上健康安全的食品,章丘市政府食安办多次联合相关部门,对无证经营的小饭店和熟食店,坚决予以取缔,同时考虑到加强管理的需要,由政府出资,为“流动商铺”设置统一的摊点和商铺。目前宝岛市场、铁道北路农贸市场、李家埠农贸市场和绣水农贸市场已经由“马路市场”成功“退市还路”。目前,党校街农贸市场成为最后一个“马路市场”。 “对党校街出现的这个‘马路市场’,决不能简单地一‘堵’了之,而应当采取‘疏’的方式,充分考虑到城市低收入者的生存需求和就业需要。”章丘市政府食安办主任李屹东告诉记者,党校街农贸市场是目前市区范围内最后一个规模化的“马路市场”,它的去留问题直接关系到城市部分低收入者的日常生活,我们要强化“马路市场”的管理问题,更要考虑到城市低收入人群的谋生空间,以及便民需要等等。通过加大投建市场的力度,积极引导路边摊贩退路进场,加强管理,并能让这些摊主进得来、留得住、有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