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岁华侨学校今夏告别 |
学生将集体搬到烟台五中,教育资源整合已是大势所趋 | |
- 2013年07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10日上午,工人正在将书架搬出。 记者 于飞 摄 |
|
本报7月10日讯(记者 于飞 实习生 王娇) 近日,烟台华侨学校的学生都有些伤感,因为他们将集体搬到烟台五中,暑假过后就再也没有烟台华侨学校了。这一消息在学生和家长中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家长更担心孩子到了新学校会不适应。据了解,华侨学校1956年建校,2012年6月,就不再招收初一新生,现有学生400人左右。教体局回应,这是教育资源整合的结果。 近日,烟台华侨学校的学生家长朱女士拨打本报热线反映,华侨学校即将停办,学校里的学生都要搬到烟台五中去。1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环山路的华侨学校,学校的大门紧闭,校园和教室都看不到学生的身影,只有部分老师进进出出。教学楼前一些装卸工人在把楼里的一些类似图书架子的铁架搬到卡车上。 学校门卫告诉记者,学生已经考完试回家了,近日确实要安排学生搬到烟台五中去,但是学校领导不在,详细情况不便透露。 “本来是说班级整体搬过去,老师也跟着去,可现在老师好像又不去了,那学生可怎么办?”朱女士说,如果班级不重新进行整合,而是原来的班级、原来的老师,这对学生的影响还能小些。朱女士说,她的女儿暑假过后就要上初四了,原来的班主任已经跟了3年,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比较了解,在初四这么关键的一年,她怕孩子和新老师之间又要重新磨合,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朱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她的女儿正在和同学们商量不做暑假作业了,因为到了新学校,新老师也不知道之前老师布置的是什么作业,所以就想干脆不做了,痛快玩个暑假。“孩子有这样的想法肯定不行呀,现在不光学生浮躁,我们家长也挺担心的。”朱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华侨学校去年夏天就没有再招收新生,所以从去年夏天开始,华侨学校就只有初二、初三和初四三个级部,现在初四也毕业了。据了解,现在华侨学校每个班级大概有30人,一个级部有5个班,班级的人数与其他学校相比确实少了点。记者联系到芝罘区教体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搬迁是教育资源整合的大势所趋。 □新闻延伸 学生不舍得离开原来的学校 “在这个学校呆了3年,有很深的感情,不舍得离开呀。”今年上初三的学生婷婷(化名)说,她觉得华侨学校才是自己的学校,要搬到烟台五中,就像是去别人的学校里做客一样,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干什么都束手束脚。婷婷说,要是他们的班级被拆分了,担心会融不到新的环境。“同学之间都挺熟的,突然多出了我们华侨学校的几个人,挺尴尬的。”婷婷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婷婷这样没有归属感的同学不在少数,他们舍不得现在的校园、老师和同学。“从家里到学校的路那么熟悉,突然要改变路线,心里怪难受的。”另一位学生乐乐(化名)说,之前在一起玩得挺好的同学也不知道到了新的学校还会不会在一个班级,每次想到这里,心里都不是滋味。 本报记者 于飞 □学生贴吧留言 @花舞清风醉:过完这个假期就得搬五中了阿,舍不得我的大华侨。 @王洋495:我们永远是华侨范。 @当我们混为一谈:以后有人说起来华侨,都不知道那是哪儿,好难过。 @赛m:走到哪里,你也是华侨的人。 @go轰轰烈烈最好:华侨你永远在我心。 □前世今生 1956年,东南台小学成立。 上世纪70年代,东南台小学改名为环山路小学。 上世纪80年代,改名为华侨小学。 2002年,学校进行改建,教学楼翻新后改名为华侨学校,成为了烟台五中的分校。 2007年,华侨学校独立。 2012年6月,华侨学校不再招收初一新生。 2013年7月,华侨学校剩余两个级部的学生集体搬到烟台五中。 □相关链接 烟台学校布局 科学合理优化 近年来,为缓解学生的就学压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烟台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2011年,祥和中学整体搬迁到幸福中学,幸合里小学搬迁到祥和中学校舍,烟台四中初中部则搬迁到幸合里小学的校舍,完成了幸福区域的学校布局调整。 在2013年的烟台市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也传递出一组数字:中小学数量由2005年的1336所调整到676所,也表明烟台的学校布局平稳过渡,教育资源得到了科学合理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