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7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酒窖藏酒,除了前来参观的人品尝,隔一段时间还要来抽检一下。 |  | 储存的都是高度酒。 |  | ▲酒窖里面就像是迷宫。 |  | ◤酒窖入口位于山坳子里。 |
|
文/本报见习记者 张祥瑞 本报记者 董从哲 片/本报记者 左庆 从济南沿104国道一路向南,到长清区崮云湖附近,两侧山峰突兀绿树葱茏。路东侧大崮山村以“崮山馍馍”驰名乡里,玉皇庙山里,“唐沟”、“玉皇庙”,都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遗迹或迷雾。然而玉皇山下,却有一个更大的秘密:绿树葱茏的玉皇山里,下面几乎是中空的,一个能开进火车的战备指挥所和军事坑道气势恢宏,但没有完工即废弃了,只剩下代号“711”的战备洞遗留山体腹中。如今,这座当年秘不示人的巨大坑洞,成了一座酒香四溢的“江北最大酒窖”。 主洞局部高达十层楼 7月9日,记者来到711山洞进行实地考察。车子到达玉皇山脚下时是下午两点多,山里雾气蒸腾,暑热难耐,灌木丛丛庄稼野草,一片田园生活风光,外观上根本看不到这里竟然有这么一个惊人的军备坑洞隐身其中。山洞的新负责人刘先生带我们进入山洞考察。 一进山洞大门口,一股寒气即从脚下翻滚涌来,令人暑气顿消。据介绍,711山洞于1971年1月开工,因而代号“711洞”。在当年的国际环境下,军方原计划在中国建造三个这么大的山洞,后来因故只建造了这一个,而且半途停工,成了一个半拉子工程。山洞于1986年停工。按照原计划,将从京沪铁路崮山站引火车入洞,至今洞内仍有铁轨等设施遗存,还有专门为冒大烟的内燃机车预留的巨大排烟口。 当我们完全进入山洞后发现,山洞内的温度比室外温度低很多,而且湿度较大,雾气缭绕。刘先生告诉记者,山洞内的温度常年保持在16℃-18℃,湿度80%-95%,恒温恒湿。山洞所在的玉皇山属于馒寿山系,形成于5.2亿年前,这种山系形成后稳固异常,“稳如泰山”。 仔细观察山洞,会发现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洞下有洞,厨房、发电室、警卫室、储水室、作战指挥室、藏兵洞、火车洞、直升机应急通道等一应俱全,主洞局部高达28米,体量之巨能容下数座十层高的楼房,共有7个直通山外的出口直通山南的山峪,隐蔽性很好,其中还有两个是直达山顶的竖井。同时洞内也配有强大的排风系统,洞内地下排水系统四通八达,泉水集水系统至今完好能够使用,在一个副洞的蓄水池中我们见到泉水清澈见底,且口感比一般的泉水甘甜,泉水经过山体的自然过滤,水质很好。 洞内“进可攻退可守” 当我们进入山洞后,穿过一个50米左右的长廊,在右侧看到了第一个侧洞通道,通道全长75米、宽3米,进入后走了一段距离就发现在前方豁然开朗,光线明亮,原来在通道的尽头有一个垂直竖井,井壁上有通向上方的简易梯架,出去后是一个天然的直升机停机坪,可做直升机应急通道。应急通道旁有两间相通的警卫室,为了守卫洞口而设,同时也叫做藏兵洞,用以防止敌人突然进入。两个通道一个是进出口,另一个用做射击口,洞内面积46平方米,长11.6米、宽4米。 山洞中的主洞长500多米、宽19米,最高处达到28米,两侧有多个侧洞,洞顶有多个2米×2米的通风口,因而凉风习习,丝毫不觉沉闷。最大的一个侧洞长117米、宽14.5米,站在洞口向里望去,非常震撼,侧洞的左侧有66级台阶,拾级而上,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宽5米、深6米、长8米多的250立方的蓄水池,供应整个洞内的生活用水。有了这样的坑洞和储备,可以保障指挥官和一定数量的兵员常年生活在此而不会有缺水断粮之忧,且进可攻退可守。 退出直升机应急通道洞后,顺着附近一个侧洞继续前行,穿越到侧洞的东头,也有一条长长的台阶,高15米,共有九九八十一级台阶,台阶之上就是当时设计为指挥室的山洞。这里是全洞的指挥中枢,当然就是洞内最高指挥官的藏身和办公之所。 半拉子山洞迎来新主人 记者观查到,洞的两头都留了很宽的凹槽用来装可以防核防爆防毒气的厚门,且都是双层钢铁旋转门。 除了出入口,一旦遭遇不测被敌军攻入门口,在指挥洞室一侧还预留直接逃生兼排气系统,让这里相当安全。转出指挥室,我们就很明显地可以感觉到夏日的暑气扑面而来,左侧同时出现了一个直接通向南面荒野山峪的安全出口,设置极其隐蔽。这也让最高指挥官可以迅速地逃往深山之中,出洞后迅速隐藏行踪,巧妙而且完美地利用了山南的地势。 在那个年代做这样一个工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但非常可惜的是工程最终还是没有完工,成为废弃的山洞。“那么大的工程,当年开掘出来的石块石料却没有堆积在山下,知道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吗?都被打碎铺到104国道下面垫了路。” 现如今,711山洞又迎来了新的主人——央企投资的中食龙翔有限公司,从铁路部门手中取得了这一荒废多年的山洞的使用权,变废为宝,结合山洞面积广、恒温恒湿等先天有利条件,准备将它打造成中国第一私家酒窖和江北第一洞藏酒堡,利用洞藏美酒、有机食品为卖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等项目,带动长清的经济发展。711山洞的重生已经指日可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