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高温天催生“蹭凉一族” |
市民盼能开放更多免费纳凉点本报记者李超 | |
- 2013年07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市民在张店华光路一商场内乘凉。 本报记者 王鑫 摄 |  | ▲在桓台县一商场内,坐满了前来“蹭凉”的市民。 本报记者 李超 摄 |
|
进入盛夏以来,连续的高温闷热天气让市民直呼“受不了”,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防暑降温。由于没有公共纳凉点,一些市民选择到商场、书店等配有空调、气温凉爽的场所“蹭凉”。对此,不少市民盼望,城市能否尽快开放人防工程等场所,供市民夏季纳凉;商场等场所也应为市民纳凉提供方便。 无处纳凉 选择“蹭凉” 针对小暑过后的持续高温天气,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预警信号;近几日的降雨并未能将高温天气带走,反而让天气显得格外闷热。不少市民难耐酷暑闷热,到一些超市、商场、书店等气温比较清凉的场所“蹭凉”。 家住张店潘庄社区的市民张女士每天上午都会带着两岁大的孙子外出散步。到了10点多,室外温度开始热起来,由于无处乘凉,张女士只能带着孙子来到商场“蹭凉”。 “外面太热了,也没个地方乘凉。这个天家里也很热,怕热坏了孩子,就带着他来商场里凉快了。”张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只去商场纳凉却不买东西,这让她也觉得挺尴尬的,“好像占了人家便宜似的,有时候挺不好意思的。要是咱们这有专门纳凉的地方就好了。” 连日来,记者在张店城区的几个大商场里发现,商场内的座椅上一整天几乎都座无虚席,一些市民甚至还带着宠物。 记者在张店人民公园发现,一般公园内上午人还挺多,但一过中午,纳凉的市民就少了,“下午天太热了,连树荫下也不凉快了,人就少了,到了晚上晚饭后人才会多起来。”10日上午,一名在人民公园乘凉的市民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张店城区只有柳泉路人防商城长期对外开放,市民可到此纳凉。但记者在该商城内看到,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商家,专门供市民纳凉的区域不多,所容纳的人数也很有限。 商场、书店成“蹭凉族”聚集区 多数商家表示理解 记者采访了解到,夏日,商场、书店以及公园成了市民主要的纳凉点。在张店中心路的新华书店里,记者看到,很多市民在阅读区内看书,有的坐在书架边上,有的则直接坐到了地上,而有些市民则是纯粹纳凉,坐在一起低声聊天。 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书店内比较凉快,每年夏天都会有不少市民去书店“蹭凉”,书店对待这部分市民并不驱赶。“这些蹭凉的人中有的是来看书的,有的确实只是来蹭凉的。既然来了,我们也不能把他们轰走啊,就当给市民提供点便利了。” 由于白天气温较高,到了晚上,公园里才会聚集起前来乘凉的市民,所以商场、书店则成了白天市民最主要的“蹭凉点”。 在张店柳泉路一商场内,记者看到,来此“蹭凉”的市民多数是老年人,并且很多都带着小孩,有的甚至是一家三代一起“蹭凉”。“在家虽然有空调,但是就我和孙子两个人在家,没有个人聊天,出去吧又太热,就想找个纳凉的地方,既凉快还能热闹,孩子也不至于太无聊。”家住紫荆园的宋女士告诉记者。 据商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很容易分辨哪些人是购物者,哪些人是去“蹭凉”,但是他们对此表示理解。“既然来了我们商场,不管买不买商品,我们都是欢迎的。外面天热,进来凉快凉快我们能理解,特别是一些民工,他们很辛苦,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方便也不错。” 今年人防工程开放正在研究方案 市民盼城市纳凉点更多 采访中一些市民表示,总是去商场纳凉,非常不方便,而且也觉得别扭,“有时候我们邻居们想一起找个凉快的地方打打扑克、说说话,但是却找不到这么个地方。去商场肯定不合适,要是有个地方专门提供给市民集中纳凉、休闲娱乐就好了。”市民孙先生说。 不少市民盼望能开放一些人防工程,让市民进去乘凉。“去年还开放了一些纳凉点,今年到现在也没动静,什么时候开放啊。”家住王辛小区的张先生说。另外还有市民建议一些商场等公共场所可以开辟出专门的地点供市民纳凉。 9日,记者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获悉,今年市人防部门仍计划开放一批人防工程供市民纳凉,现正在研究方案,不久就会公布开放地点。 “今年还会开放,可能还要过一阵子,到时候我们会发布通知的。”人防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对此,不少市民建议,一些有能力、有条件的商场、企业、门头房、酒店等在不影响正常营业和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开放让市民进去纳凉,特别是要为环卫工人、农民工等在高温下工作的人群提供一些方便,允许他们进去歇歇脚,喝杯水,上个厕所等。 □相关链接 去年开放13处 人防工程供纳凉 针对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去年7月27日,淄博人防部门陆续开放柳泉路人防商城、张店瑞景苑社区人防工程等13处,每天8:30至21:30为市民提供纳凉避暑场所,免费为群众提供纳凉休闲服务。 人防工程统一悬挂了“人防工程纳凉点”标识牌,内部统一配备了纳凉座椅、饮水点、桌椅、电视、乒乓球台、棋牌、报刊和应急消暑药品等,供居民免费使用。 同时,人防部门还在纳凉点摆放了关于人防民防应急知识宣传展板,使广大群众在纳凉的同时了解了防空防灾知识,提升了防灾自救互救能力。 这13处纳凉点分别为:淄川区1处:张博路路口全友家私;博山区2处:博山人民公园、怡龙海鲜超市;周村区1处:凤凰山;临淄区1处:办公楼楼下;桓台县4处:一中、少海花园、宝龙社区、北苑社区;沂源县2处:沂源商务大厦、高丰粮油;淄博中心城区2处:人防商城、瑞景苑。 本报记者 李超 □记者手记 与人方便 就是与己方便 高温天气下,有人可以在室内享受空调的凉爽,但是也有人却因为工作等原因,必须要在室外活动,接受高温的炙烤。比如环卫工人,在烈日下辛勤工作,守护城市的“脸面”,却往往连个歇脚的地方,连个喝杯水的地方都没有。 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除了开放人防工程,希望一些商场等单位可以加入到提供纳凉的队伍中来,为市民免费提供一杯水,提供一个座位来乘凉休息,为市民提供方便,也为自己赢得喝彩。同时,希望政府部门可以从实际考虑,增加一些必要的纳凉点供市民纳凉,特别是为环卫工人等特殊要求的工作群体提供一些纳凉歇脚的地方。 本报记者 李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