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张浩 赵松刚 实习生 宿惠 一群有责任心的游泳者,一支零散但长期在河边出现的救援队,一个分文不收的志愿组织。 7年来,他们救生56人。“虞河志愿救助站”成为周边一个响当当的招牌,这个数字就能说明。 64岁的张桂山是队伍的组织者,他和伙伴们在救人,但他更想让人知道的是救人得要靠大家,“身边的人拉一把,他就活命;不管他,就死了”。 队伍零散但靠谱 成立这个组织的原因张桂山在不同场合讲过很多遍,再讲他仍激动,“这是一辈子想起来心里就痛的事”。 2006年夏天,那时的虞河治理完成不久。河堤绿树成荫,成了散步的好去处,随着蓄水不断上涨的水位,这里也成了市民游泳的选择。“禁止游泳”的牌子立在岸边,溺水悲剧却时有发生。 一个下午,张桂山到虞河边散步,一名保安告诉他,上午11点40分左右,一个18岁的东北学生溺水了。等岸边钓鱼的市民收拾好钓竿,脱了衣服准备下水救人的时候,孩子早已在河中不见了踪影。 儿时有过溺水经历的张桂山听到之后心中一颤,在惋惜落水学生的同时也反思了钓鱼者的行为。“早搭一把手,那就是一条活命啊。” “虞河志愿救助站”就在这样的想法下成立了。从那时起,这支救援队伍长期在河边出现,虽说零散,但靠谱。如今,队伍已经发展到了150多人。 再捞,大家都会上不来 张桂山和伙伴们50多次把溺水的人从死亡线上拽回,这是让他们欣慰的事。然而并不是每次捞上来的都是活人,还有十多次,他们打捞上来的是冰冷的尸体。 这是张桂山的痛,也是所有队员的痛。 2007年9月份,在樱前街虞河桥附近,一名23岁的男子溺水。那天的温度只有14度。张桂山和伙伴们赤身在河中打捞了4个小时,仍一无所获。 张桂山回忆说,那天的水温还不到刺骨的程度,下水的时候只是感觉水很凉,慢慢的适应后就觉着不凉了,他们都没注意到,自己的体温也在慢慢降低。 “再捞下去,大家都会有危险。”张桂山说,身体到了生理极点,他甚至感觉到死亡就在旁边。下水没把人捞上来,这是唯一一次。后来,男子尸体被有专业打捞装备的潜水队捞了上来。 “那一次,我很生气” 那些被救上来的活人,不少会专程回来感谢他们,也有人一声不吭地走掉。感谢的人让张桂山有种被认可的满足感,走掉的人他也不强求。然而有一次,他真生气了。 2013年7月2日7点40分,一位21岁的董姓男子在健康街虞河附近意外滑了下去,他不会游泳。正巧路过的李传友、代传伟等三名队员合力把他拉了上来。因为当时情急,李传友还差点被拉下水。“掉下去的话,俩人都难救。”张桂山说,事后他们留了男子一个电话,也想拿此事来教育更多的人,没想到,电话号码出了问题。 “号码能打通,但这是一个外地号。”救人一命,却换来如此结果,张桂山又生气又心痛。 不管如何,张桂山说他还会坚持下去,不为别的,只是“为生死尽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