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网友互骂 无以纾解戾气 本周网络关注度最高的人物非网上骂娘的副省长陈鸣明莫属。舆情热度最高的单条网络新闻是新浪新闻:“贵州副省长回应不爱国者是人渣言论。”网络话题中涉及“贵州副省长与网民微博对话”的相关话题量连续三天位居舆论关注首位,超过68万网友参与讨论,有超过5.2万条评论。 7月28日13时许,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转发了“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枪击案7人亡”相关微博,评论“怎么美国又发生枪击案”。一网友回复谈及国内城管事件,陈鸣明则回复“有人巴不得祖国天天出事,出事就小题大做”、“一些不爱国者为败类、人渣”。 7月29日下午,陈鸣明发布长微博致歉,称监督批评本身就是爱国的表现,有话应当好好说。 理性表达才有良性互动,网络不是文明的垃圾场。针对贵州副省长的出位言论,网络的批判力度凸显,网友@千里马咨询直言不讳:“不满意就滚”的傲慢以及“败类人渣”的辱骂出自副省长之口实非偶然,陈鸣明是这个官僚团体的代表。这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说法引起关注的同时,更多人也看到积极的一面,网友@泸州老叫发文称:面对副省长的微言,我看到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真正接地气。从论战到致歉,微博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主动打开窗户的人,内心世界与现实环境的差异。 “话语的出位+民意的沸腾+舆论的渲染”使得该事件成为网络话语文明的一个小缩影。舆论该为敢与网民对话的官员喝彩,也要意识到谩骂式评论无以纾解社会戾气。 无关国民素质, 社会风气使然 中国人在法国卢浮宫水池泡脚的照片和数名青年为逃票翻西安城墙的图片引发了互联网关注。由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引发的网络舆论关注在本周成为了参与热度最高的话题,在一项超过四万人参与的网络投票中,过半数网友认为国人的文明素养需要提升。 网络舆论褒贬不一,针对该不该在卢浮宫泡脚这个话题,多数网友为国人开责。网友@乐乐引述《京华时报》评论称外国人也这样干,何必非得妄自菲薄?外国人洗脚,中国人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洗脚,这简直就是“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的阿Q思维。在网上像这样为泡脚“正声”的言论并不鲜见,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么一个细节:十多名外地男女游客逃票攀爬西安城墙,看到记者拍照时大喊“别拍了,我们的行为不文明,别给我们传上网”。网友评论称“明知这既不文明又不安全,与其乞求不曝光,不如先自我反省”。 从西湖到卢浮宫,游客喜欢泡脚;从南京到西安,民众热爱爬墙。其实这无关国民素质,是社会风气使然。每逢遇到这样的事件,媒体总爱归咎国民素质的高低,实际从社会学角度可见这种行为的屡次出现和国民素质的高低关联性不大,而在于人类的社会性使得行为的群体性效应强大,而只有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在根本上杜绝这种不文明现象的出现。“过度自我批评的民族自卑情绪”也无益于这种结果的改变,只有社会风气醇正,才能促进个人正能量的释放。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 庞胡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