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名外来务工子女畅游动物园 |
当牧童看国宝,孩子乐逍遥 |
| |
- 2013年08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孩子们被成群的火烈鸟吸引。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
|
本报8月4日讯(记者 孟燕 实习生 刘永飞 王晓宇) 4日上午,本报联合济南动物园组织14名外来务工子女在动物园里体验了小牧童的放牧生活,同时观赏了大熊猫、火烈鸟等珍稀动物。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领到了动物园提供的大熊猫限量版明信片。 从7月24日开始,本报正式推出暑期公益活动之让孩子们看场电影、观赏珍稀动物等,受到了市民关注,不少人纷纷拨打本报热线报名。 “听说今天要来动物园,我们家孩子早上6点就起床了。”8日上午,原定8点半集合,8点刚过就有不少孩子赶到了动物园门口,并不停询问记者进园时间。 “阿姨,今天能看到大熊猫吗?”参加活动的崔晓萌迫不及待询问动物园讲解员孟琼,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和其他孩子一起欢呼起来。“前年带着她来过一次,很遗憾没看到大熊猫。”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来济南已经12年了,但由于工作不稳定,很难有时间带孩子出来玩。 在熊猫馆,看着“卖萌”的大熊猫叮叮和咚咚,一只懒洋洋趴在地上不肯起来,一只悠闲地走来走去,孩子们乐翻了。 在游园的过程中,有位父亲一直推着小推车。“孩子身体不好,但是不想错过这次机会。我就推着小车,她累了就坐一会儿。”董一诺的爸爸表示,自己在济南打工,平时比较忙,已经有一年多没陪着孩子出来玩了。“感谢晚报和动物园能搞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的暑假非常有意义。” “火鸡的英语是turkey,长颈鹿有‘三长’,鸵鸟蛋有3斤沉……”为了让孩子们的游玩更有意义,讲解员孟琼还给孩子们传授了不少科普知识。 游完动物园后,孩子们还拿到济南动物园为他们准备的大熊猫系列明信片,虽然满头大汗却意犹未尽。
孩子当牧童 家长做军师 在动物园的青草地上,孩子们还像模像样当起了小牧童。“拿到羊鞭的小朋友,在赶羊的时候要打羊的屁股别打它们的头!”讲解员还在讲解当牧童的技巧,孩子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羊鞭跑到饲养员面前接过了牵羊的绳子。 牵着小羊,拿着羊鞭,余伟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让小羊动弹,“不听话也舍不得打它,它太可爱了!” “拿草喂喂它,它就听话了。”草地外看着干着急的家长给孩子们出谋划策。 河马的看家本领 是耳朵360度旋转 在河马馆,小朋友们看到了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河马小巧的耳朵频繁向孩子们展示着它的看家本领——360度大旋转。 饲养员拿着西瓜等食物出现在水池边,并用手轻轻地抚摸河马的下颌,河马听话地张开了大嘴巴。饲养员将切开的西瓜放在了它的咽喉处,河马再次潜入水里津津有味地品尝起它的午餐。 “河马皮肤长时间离水会干裂,因此除了去饮食区吃东西外它都呆在水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