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8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杨门女将连环画内页之一 | | ◤杨门女将连环画内页之二 |
|
□艺术导藏 一张小板凳,一本“小人儿书”,这曾经是很多人心中最为深刻的儿时阅读记忆,虽然纸张泛黄,体积较小,但它却记载着人们童年生活里对于三国、水浒、杨家将的美好记忆。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连环画在上世纪曾风靡一时,可是随着这些年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小人书也逐渐淡出了孩子们的视线。然而,在沉寂了数年之后,曾经是少年儿童甚至是成人读者主要精神食粮的连环画,已经成为收藏市场上十分抢手的热门艺术。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拍卖会上,一些连环画甚至以高价成交,成为大众收藏项目的后起之秀。 连环画是上世纪50—80年代备受大众喜爱的精美读物,如今30岁以上的人都受过连环画艺术的熏陶。它包含的内容信息量较大,绘图精细,印制精美,发行出版量大,而价格低、通俗化、欣赏性和趣味性也是它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它体积小,便于携带和把玩,引起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的喜爱、欣赏和共鸣。在上世纪它有广泛的读者群,是两代人业余文化的主要消遣品,而现在的小人书,已不仅仅是提供阅读,它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有不少怀旧的情结包含其中。所以,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连环画的收藏,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一共出版了5万多种连环画,内容包罗万象,如中外古今文学名著,中外民间故事,动物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风物传说等,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大多都被改编成连环画。如王叔晖绘画的《西厢记》,顾炳鑫绘画的《渡江侦察记》,刘继卣绘画的《鸡毛信》,华三川绘画的《白毛女》,赵宏本、钱笑呆等绘画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些作品就像明代木刻版《水浒》、《三国演义》的版画作品一样流芳百世。这在世界文学史,绘画发展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但这种在文字和绘画上结合完好的艺术特点,也恰恰是连环画吸引大家收藏的魅力之一。 连环画虽然是艺术品,但其质量是有高有低的,而艺术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它自身的价值、画家的知名度、存世量和品相。随着年代的久远,名家连环画的手稿大多在历史发展中散失殆尽,时光流逝,完好的老版本也越来越少。因此,连环画老版本的版本价值,艺术价值,史料价值,资料价值,还有其它潜在的巨大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它已成为集邮之外具有广泛大众收藏性的艺术品之一。 收藏连环画也是有窍门的。首先,对于一般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连环画的首要条件必须腿勤、耳朵灵。勤逛地书摊,勤跑废纸收购站,久而久之必有收获。其次,平时要多阅读一些有关连环画的资料和较专业性的报刊杂志,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鉴赏水平。这样才不至于人云亦云,盲目购藏。第三,因连环画的拍卖价与市场交易价差距很大,其拍卖价中不能排除广告效应、炒家连手哄抬等诸多因素,水分是相当多的,故只能作为参考。而那些缺皮少页、乱涂乱抹、生了霉斑的连环画,除了存世极为罕见的以外,实属垃圾品,不在收藏范围之内,初入连环画收藏的朋友一定要特别注意。 (王云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