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旬村支书义务修路26年 |
还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及时雨” | |
- 2013年08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张延成正在修补路面。 本报见习记者 王娟 摄 |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惠民县清河镇一提起香坊张村张延成,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坚持修路26年,积极为村民发家致富东奔西走,热心公益事业帮助老弱病残。在村里,张延成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和赞誉,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及时雨”。 本报见习记者 王娟 王文彬 本报通讯员 王勇 修补道路坚持26年 7月30日,记者在走进香坊张村准备采访张延成时,正好碰到他在修补前几天被雨水冲刷的桥面。见记者来采访,他一直说“都是些小事,没干成啥大事,不用采访了”。在他的眼里这些是小事,但在香坊张村村民的眼里确是大事。 “俺们村的乡间小路、环村路、小桥路面等全是张延成修补、整平、填充好的。”说起今年65岁的张延成,香坊张村民张玉田激动地说。张延成坚持修路26年,尤其是在下雨、上冻、下雪结冰等恶劣天气之后,他便推着小铁车、扛着锄头、带着铁锨,在环村路、田间小道、各个小桥、穿涵路面等修补、填充、整平、砸实。近处,张延成一般自己推着小铁车去;远了,他便全家总动员,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带领着儿子、儿媳妇一起干。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很多老人、妇女等村民也加入到本村的修补道路的队伍中来。 自费到外地取致富经 要想富,靠干部。张延成在村主任位置上一干就是15年,2011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村里的领头雁,张延成通过集约村级资源、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为村民发家致富东奔西走。 他曾自费到青州、寿光、济南等地,近处去皂户李、李庄、麻店等乡镇,协调致富项目落户本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积极协调下,村民与皂户李一位苗木客商签订了近400亩的苗木种植合同,既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又为该村“美丽乡村”的绿化、净化、美化做出了贡献。 张延成还帮助村里的7名村民开展肉牛养殖业,他自费去青州、青云、吉林等地,为这些养牛户联系到了品种好、价格低、成长快的肉牛来源地。村里更是通过土地流转、置换场地、租赁土地等方式,为养牛户设置养殖场所,每户均得到5-6亩的闲置养牛场地。“多亏了张延成,没有这样好的‘村官’,俺的‘养牛梦’就不可能实现。”养牛村民张延林感动地说。 照顾五保户跑前跑后 大爱无疆,小爱成善。张延成非常重视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安置住所、生病长灾、衣食供求等生活问题。 有一次,村里的一位无儿无女的五保户张大娘生病了,于是张延成跑前跑后,找大夫、买药品、滋补品等。医生樊建平冲着张延成一个劲地竖大拇指,夸赞道:“村民有了你这样关心群众、关心公益事业的好书记,真是百姓的福啊!” 像张大娘这样,村里的许多生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张延成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年来,他出资关怀、看望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达8000余元;协调民政、计生、劳保等职能福利、救助部门争取资金近30万元,为村里的鳏寡孤独老人建房、修缮、整改房屋等达10万多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