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闭着眼都赚到干一年算一年 |
镟皮产业村遇发展瓶颈,却罕有村民敢于转型 | |
- 2013年08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村民商昌华正在整理晾晒好的皮子。 | | 村民商国立在用找圆机切树皮。全村人的生活都围着镟皮转。 | | 一辆临沂牌照的货车来拉货。 |
|
文/片 本报记者 吴金彪 茌平县菜屯镇南海子村远近闻名。8年前,镟皮,一种新兴的木材加工产业在这里生根开花,并结出令人艳羡的“果实”。今年7月,靠“单切镟皮”,南海子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家家有镟皮厂的南海子村正在遭受产业扩张和市场转向的考验,镟皮利润已被摊得如木皮般薄,大不如前。“不干皮子厂能干啥?”成天忙碌着镟皮的村民无暇停下来思考。
家家有镟皮厂 年轻人都是老板 路两边堆满木头,架子上全是正在晾晒的木皮,空气中弥漫着木香味。这就是聊城茌平县菜屯镇南海子村留给初来者的印象。 7月11日下午,一辆临沂牌照的大货车停在路口,村民商思超正忙着清点木皮数目,卖掉晒好的成包的皮子。“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皮子厂,年轻人都当了老板。” 商思超口中的皮子厂,只加工木皮,就是用镟木机将粗大的杨木切成一张张约1毫米厚的薄皮,晾晒过后卖给木板厂,木板厂再拿来制作建筑模板。这些年,房地产发展迅猛,对木皮的需求量很大,南海子村的镟皮厂着实红火了好几年。用村民的话说,前些年只要开皮子厂,“闭着眼睛都能挣钱”。 村民商昌华以前在村子周边贩卖青菜,起早贪黑,“挣不了几个钱”,2005年前后,村里有几户搞起了“杨木镟皮”的生意。一开始,商昌华并没有在意,在他看来,办厂子、买机器和木料都需要本钱,不如种地卖菜实在。 然而,商昌华的担心是多余的。村里新开的皮子厂产品不愁销路,来拉木皮的货车排成了队。开皮子厂的村民也都挣了钱,“一年下来可以挣个十多万。” 看着别人镟皮子都挣了钱,商昌华再也坐不住了。他借钱买来了镟皮的机器,又在村南租了两块地,剥树皮、镟皮子、晒皮子、叠皮子,一年下来,他也挣了好几万,这让他尝到了甜头。 很快,像商昌华一样的效仿者就遍布全村。目前,南海子全村308户村民已有146家木材加工厂。考虑到很多镟皮厂是父母儿女合办的,说“家家户户都有镟皮厂”并不为过。 家门口忙“树经济” 没人外出打工 南海子村几乎没有外出打工的青年。因为在这个镟皮产业热火朝天的村子,你可以找到很多与杨树、木皮等“树经济”相关的工作:截卡(锯木头)、晾皮、收皮、打包…… 以打包为例,打一包皮子(60张)人工费1元,一个熟练的妇女一天可以打100包,也就能赚到100元,“比在外打工要好很多。” 正因如此,除了看孩子,妇女都加入镟皮大军中。 68岁的商思旺在村头马家河边开了一家饭店。在他印象中,村里的壮劳力一般都开了镟皮厂。当时他儿子也想开,他没同意,如今儿子在别人的皮子厂做装卸工。 沿着商思旺的饭店往东行,就是南海子村的老村。宽阔的水泥路上很少有村民闲逛,很多住户的大门紧锁。偶尔见到有老人闲聊,也大多年逾古稀。此情此景,与村南厂房林立、热闹忙碌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 “能干活的都到厂里干活了,哪会在老家待着?”一位村民说,村民包三五亩地,建了厂房后,就把厂房当家了,“冰箱、洗衣机全搬了过去,春节也得在厂里看门。” 木皮行情转向 赔钱成常事 7月11日,刚下过大雨,因为无法晾皮,镟皮机开不了,南海子村东头的木材市场人气不足。 其实,木材加工产业的不景气,这几年已经渐渐凸显。 “木头越来越贵,皮子越来越便宜,这两年镟皮生意不好做了。”村民赵宝凯说,市场上杨木的价格一直维持在一吨800元左右,而皮子的价格因为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一直在跌,以1.45毫米厚的皮子来说,已经由原来的每包105元降到了90多元。 为了能多赚点钱,商昌华和很多镟皮厂老板都不从当地的木材市场上进木头,而是跑到德州、济南甚至湖南、湖北、东北三省,“东北的木头每吨能便宜好几百元,不过一趟下来光运费也要上万元。”南海子村一位镟皮厂老板说,“闭着眼睛挣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村民形容目前的镟皮厂行情是“挣一车,赔一车,白忙活一车”。 7月31日,记者再次联系赵宝凯时,他已经将自家的镟皮厂卖掉了。“利润太低,挣不出利息。卖了厂子正好还上贷款。不干了,还是替人打工截卡好。”电话那头的赵宝凯说,虽然累点,不过不像开厂子担风险,旱涝保收。 村支书“找项目” 村民却不愿跟进 黄淑华是南海子村的村支书,也是一位女强人。村里的镟皮产业就是黄淑华等人一手“带大”发展起来的。如今,眼看着村里的镟皮厂生意越做越大,黄淑华却高兴不起来。 镟皮挣钱的效应扩展太快了,目前仅菜屯镇就有3000家镟皮厂。随着各地镟皮厂的增多,整个产业的利润正在不断下降。拉长产业链,尽可能地榨取镟皮厂的利润,南海子村也在尝试。几年前,黄淑华和儿子商浩在村里新上了四个削皮厂,把镟皮剩下的树皮等下脚料回收加工,然后卖给造纸厂和发电厂。 然而在黄淑华看来,这远远不够。木材加工产业再发展,就得上板厂,然而上一个板厂至少需要三四百万元,这对分散的农户来说是不可企及的。 可单纯发展镟皮厂,黄淑华看到了“危机”。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寻找新的产业,黄淑华这两年也在四处“找项目”。2012年,她和村民投资100万元从临沂引进了雁鹅养殖项目,4000只雁鹅“不吃粮食吃秸秆”,本以为可以“以点带面,发展成一个产业体系”,然而却遭遇严寒和禽流感,最终以失败告终。 如今黄淑华又瞄上了绿化林木种植,租了20亩地,不过已经习惯镟皮的村民却不愿再跟着她种西瓜、种地。不能规模发展,效益就不明显,这让黄淑华感到“压力很大”。 记者离开南海子村时,镟皮厂老板商昌华还在地头整理打包新晾晒的皮子。“虽然不如以前挣得多了,不过不干这个能干什么呢?” 记者观察 农村产业转型 更需政策支持 “木头越来越贵,皮子越来越便宜,生意不好干。”这是记者在南海子村采访时听到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显然,产业危机就在眼前。 在建筑市场红火、镟皮厂又不多的年代,小小的镟皮产业曾给村民带来过丰厚的利润。用村民的话说,就是“闭着眼睛都能挣钱”。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建筑行业不如从前,木材加工产业也在不断升级,劳动力密集、小作坊式的镟皮产业已然受到巨大的冲击。 其实,像南海子村这样的产业村还有很多。其中一些村的产业类似南海子村的镟皮,属于低端加工业;一些村的产业则更原始些,如果木、姜蒜等经济作物种植,鸡鸭养殖等。 村镇产业的发展模式大多数都是“传帮带”:一名村民抢占市场先机,先发家致富,其亲戚邻居便大胆跟进,进而一户带一群,一群带一村,一村带一镇,形成产业。 然而,产业一旦扩大,就容易产能过剩,市场稍有转向,就可能打击一大片。偏偏中国农民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其背后的社会保障能力又是很脆弱的,根本承受不起市场的打击。 因此,面对农村的产业危机,政府部门的介入极为重要。农民不仅需要及时的市场信息汇总和预警,更需要政策支持和引导来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或转型。 本报记者 吴金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