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如果采用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毒从母体传染给婴儿,母婴传播几率可以大大降低。”13日,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长杨珊介绍,通过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母亲传染给婴儿的几率基本可以降到10%以下,所以不像市民了解那样,感染者分娩的宝宝未必全都患有艾滋病。 现在HIV病毒阻断治疗已经形成一个体系。杨珊介绍,感染艾滋病的孕妇从怀孕5个月时,就应该接受抗病毒药物预防母婴传播,像是采用剖宫产、避免哺乳等都是有效的阻断措施。“抗病毒药都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选择对宝宝影响最小的药物。”杨珊说。 “在云南统计调查发现,通过综合的母婴阻断措施,母婴传播的几率已经降到了2%以下。”杨珊说,虽然艾滋病病毒体内的潜伏期有8-10年,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具有传染性,早期发现,尽早治疗,不仅能够延长患者的寿命,还能有效降低进一步感染的危险。 杨珊承认,现在社会对艾滋病或多或少还存在着歧视,这对艾滋病患者来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她认为,歧视来自于市民对艾滋病不够了解、对传播途径的一种偏见造成的,像是文眉、穿耳洞、针灸等消毒不够彻底,都存在感染危险。 “这么多年,一直与艾滋病患者相处,感觉他们是一个非常善良的群体,不愿去伤害其他人,对于他们的善良我们应该用关爱回馈。”杨珊说,有时候,他们甚至不奢求别人的关爱,只求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歧视他们,他们就很知足。 在采访的最后,杨珊提醒,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必过分恐惧、担心,更多地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能够提高市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艾滋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市民在珍爱生命的同时,多给予他人一点关爱、支持。 本报记者 宋佳 通讯员 正毅 曰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