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国际观察员 王昱 临终写汉诗,这其实是日本的一种传统。“诗以言志,歌以咏情”,以汉诗为父、和歌为母的日本古人,临终时往往会留下或汉诗或和歌的绝笔,其中,和歌一般多为抒发细腻的个人感情,若觉得自己壮志未酬,则多会留汉诗。如此说来,甲级战犯留汉诗的行为其实别含深意。 其实,甲级战犯在狱中写汉诗的消息,也算不上什么新闻。早在2004年,大阪市就曾发现过包括东条英机和广田弘毅等在内的26名战犯用毛笔手书的两本汉诗集。从诗集中可以看出,这些战犯们在等候审判时,满脑子里似乎全是各种汉学文化的符号。东条英机默写了《孟子·离娄上》中“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章节。平沼骐一郎写的则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的《易经》古训。广田弘毅最有意思,引用了司马光《独乐园记》中“明月时至,清风自来”的句子,此句明是写景,暗则隐喻“时机一到,自然会还自己清白”的意思。广田弘毅这样引用虽属狡辩,但若没有对司马光备受排挤时心境的充分理解,是很难悟出其中的这层意思,并将其活用在为自己的狡辩中的。 右翼分子中不乏很有汉学修养的人,这个现象在日本一直延续到今天。石原慎太郎就曾公开表示说,每当他读起唐诗宋词时,就会勾起自己的“乡愁”,考虑到此公是时下日本政坛反华倾向最强烈的政客,很多中国人恐怕很难理解他这么说到底想表达什么。日本右翼中“写着汉诗反中国”的举动,可能与日本历史上的“华夷易位”的思潮有关。日本江户时代学者林春胜、林信笃曾合著了一本名为《华夷变态》的书,认为自蒙元、满清两次入侵之后,中国已经变为蛮夷,而日本则成为了继承中华文化的中心,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这一思想被明治维新时代的吉田松阴等人吸收转化,成为了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的一大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