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绍栋 “现在对钢铁行业来说还只是深秋,冬天还未到。大家常说,冬天到了,春天不会远,但问题是,春天到了你是否仍然有活力,你还在吗?”身处行业“深秋”,山东钢铁集团董事长任浩如此慨叹。 今年年初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缩减、出口回调、消费疲弱,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下滑,种种经济运行指标一再昭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遭遇较大下行压力。 微观层面,制造业面临生死抉择。钢铁、工程机械、造船等基础行业,许多“巨无霸”在享用了4万亿元“大蛋糕”后进入下行通道,步入前所未有的调整期。 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6月底,全省重点调度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高达59万吨;盐化工行业多数企业处于限产、减产状态,1-5月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12%;造船行业多数企业没有新订单。 而就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全球份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两年间,中国制造内部开始经历蜕变。钢铁大败局仿佛是一个寓言,吨钢利润从可买一部千元手机,到现在不值一根雪糕钱。 “高端上不去、低端难保持”的困局,正是转型期必经的磨练。 我们看到,包括巴西、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对山东企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摩擦加剧的表现。它也提醒我们,在我们身后,“越南制造”、“印度制造”已经起锚,也许还有更多的后来者,他们同样拥有数量庞大的渴望着挣取“加工费”的低廉劳动力。在山东的企业没有找到新的产业升级的方法之前,此类冲突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慢下来的中国经济正在寻找新的路标,以往“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利润换资本”的发展方式必须变革,把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技术积淀和创新创造中去。 在“利润比刀片还薄”的煎熬下,山东钢铁这个“巨无霸”在漫长寒冬里东拓西进,寻找“最低的成本”,坚定不移地“调结构”,只为甩掉38亿巨亏。 在山东一些小镇,那些行业内的“隐形冠军”,它们出身乡镇企业,而今可以和宝马谈合作,拿中石油的订单。这些小企业紧盯技术升级,靠做专做精一两个产品在细分市场做到老大。这些坚强的“小鱼”,与当年“德国制造”奋起直追英国货的路径如出一辙。 好日子过得太久,一旦生态环境改变,有些人就要吃不消了,而这正是强者显露本色的时刻。我们还要看,一向戴着“最赚钱鲁股”金冠的兖州煤业,如今在亏损23.5亿的重压下,下一步会怎么做? 而诸多行业的低迷,也成就了诸多行业的崛起。包括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信息产业等新经济迎来了新一轮腾飞机会,越来越多的新兴鲁企正走到山东经济前台,树立起鲁企新形象。 不论是大国企,还是民营企业,他们逆流而上奋力搏击的背影,其实正是中国经济转型之路的缩影——在这里,有企业家的责任与使命,更有血管里流淌的市场理念和实业精神。 企业的法则是适者生存,谁能活下来,谁就是最好的。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个艰难时刻,这些典型的中国制造企业正在学习着从未尝试过的生存策略。 谁能代表鲁企正能量?哪些鲁企能够临危不惧逆势飞扬?即日起,本报推出“转型突围·鲁企正能量”大型系列报道,通过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等合作,以现场探访、掌门对话、网络互动等形式,报道优秀鲁企领军者在转型升级中的优秀做法、创新举措,探讨当前经济形势下鲁企的转型突围之路,传递鲁企不惧危机迎难而上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