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 |
8亿吨大港梦想,2020年照进现实 |
奋发争先的“工人梦”汇成打造强港的“企业梦” | |
- 2013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青岛港繁忙的作业现场。(资料片) |
|
本报见习记者 李虎 始建于1892年的青岛港至今已走过120多年的发展历程,历百年而弥新的青岛港正不断迎接时代的挑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岛港将“工人梦”与“企业梦”紧密相连,依靠工人实现强港梦想。通过建立公开透明、注重实干的用人机制,青岛港让农民工实现了从打工者到新时期产业工人的转变。正在建设中的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也屡创奇迹,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董家口效率”,揭开了打造8亿吨大港迈向世界一流强港的崭新一页。 立足自身岗位,不断进步方能圆梦 “把握机遇苦练技术,争取早日独当一面”、“以身作则,搞好设备保养,做金牌工人”……走进青岛港大港公司机械四队的职工之家,候工室的每个衣物柜上都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一线工人的梦想。 一线的工人师傅每天都要在职工之家换工装,他们在上班下班时都要看一看牌子上面的梦想。这些梦想简单而朴实,对于一线工人而言,这些梦想并不飘渺,他们坚信实干就能圆梦。 “我1988年刚到港口工作的时候,青岛港虽有百年历史但还是个小港,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码头工人也不受人尊重。当时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多挣点钱,然后能娶上媳妇。”大港公司副书记李红告诉记者,过去实现小康生活就是青岛港工人最高的追求了,而伴随着港口的发展,现在一线工人的梦想和从前大不一样了。现在他们的梦想更多的是和岗位紧密相连——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李红说,如果你是一个司机,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能从初级司机变成中级司机、高级司机。如果你的业务精通,就能成为金牌工人。许多工人在完成日常工作后,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比如有些电焊工自觉学修车、学修理管道,让自己成为岗位上的多面手。 只要有本事、有绝活,创出效率,就能名利双收。李红说,“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已成为青岛港每个一线工人的追求。” 用人机制公开透明,农民工也能评职称 “青岛港坚持不唯学历、职称、资历、身份、年龄,只要立足岗位肯学肯干,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青岛港人力资源部部长王新泽向记者介绍说,青岛港为广大职工实现自我价值搭建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农民工干好了同样受到提拔、重用。 记者了解到,青岛港现有职工24000多人,其中农民工有9000多人。青岛港专门出台了面向农民工的激励机制,让成绩突出的农民工晋升技术等级。“集团1988年开始设立技术考工晋级制度,2010年专门出台了装卸工人评职称的长效机制,使农民工也能像知识分子一样评职称,开创了全国企业的先河。”王新泽说。 公开透明、重视实干的选人用人机制,让青岛港的职工树立了“只要肯学肯干,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目前,青岛港有65名农民工通过民主选举作为代表参加集团每年两次的职代会,有2人当选为职代会主席团成员,有295人入了党、1671人入了团,889人担任了班长、车长,41人担任了队长、副队长,1人担任了合资公司党委书记,近3000人有了各类职称和技术等级,享受相应的职称补贴。 “董家口效率”,每天都在创纪录 “眼前这个可停靠40万吨级轮船的码头,我们青岛港人只用了363天就建成了,旁边20万吨铁矿石码头也只用了178天就建成了,这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是不能想象的。”青岛港集团董家口公司经理曹方良说,董家口港区跨越式的发展是青岛港人为实现“强港梦”用汗水打拼出来的。 在董家口,创造世界之最、刷新港口效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拥有青岛港最好的设备和信息化水平最高的管理调度,这里创出了“矿石卸船单机效率世界之最”等多项新纪录,“可以说是天天都在破纪录,每天都在创造新飞跃。”曹方良说。 今年1-6月份,青岛港吞吐量突破2.3亿吨,超越2006年全年吞吐量总和,集装箱突破800万标准箱。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常年徘徊在全国第5位的青岛港,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双跨越,双双跃居全国第4位。 按照青岛市“再造一个青岛港”的战略部署,通过开发建设董家口港区,将再造一个3亿吨的青岛港。到2020年,青岛港将成为年吞吐量8亿吨、集装箱3000万标准箱的世界著名强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