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著名作家韩少功携最新出版的知青题材长篇小说《日夜书》亮相上海书展,并做了题为“文学寻根与文化重建”的发言。在活动现场韩少功谈到自己花费多年心血而著成的新作《日夜书》,谈到当下文坛给作家集体扣标签,谈到“80后”的郭敬明和韩寒,以及当下畅销书盛行的时代严肃小说作家该如何对待等热点问题。
文/片 本报记者 师文静
谈新作 知青一代的话没说完 继《马桥词典》出版十多年之后,作家韩少功又出版其最新小说《日夜书》。《日夜书》继续讲述知青的故事,但是韩少功似乎不愿意将它归类为“知青文学”,它只是一本讲述知青一代故事的小说。韩少功称,他写每一部小说都很累,都要呕心沥血,写《日夜书》用了很长时间,小说中的故事也是跨越了30年的漫长岁月,感觉有些像度过了无数日夜,所以他给小说取名《日夜书》。 韩少功称,他之所以再写知青的故事,就是因为每一代人的人生经验都很宝贵,知青一代当然也是。“这一代,一是跨越城乡两个空间,二是跨越‘文革’与改革两个时代,有很多社会与历史的交集。他们不是高学历的一代,但可算是底层实践体会较多的一代。”韩少功称,只要作家碰触这个题材,肯定都会注意到那种绕不过去的反差、震荡以及多重性。 谈“寻根文学” 作家创作不是团体赛 谈到知青题材小说,就绕不过“寻根文学”。韩少功1985年写了一篇名为《文学的“根”》的文章,这篇文章被看做后来影响中国文坛“寻根文学”流派的纲领性文章。“寻根文学”的主要观点是“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秉承韩少功这一观点的20世纪80年代许多作家,开始进行新的文学创作,被称为“寻根派”,韩少功自然也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领军人物和主将。 韩少功称,当时贾平凹、王安忆甚至莫言都在写“寻根”的小说,贾平凹写陕西浓郁的地方特色,王安忆写自己当知青时下乡的村庄“小鲍庄”的各种习俗,也是非常有特色。“像这样一些作家,在我们看来都是地标式的作家,华东的、东北的、西北的、南方等地的各具代表性的都有,都是有地标意义的作家。” 韩少功称,实际上他对“寻根文学”的概念抱有疑虑,他觉得戴帽子实在是不得已,是为了谈事方便,给这个人戴一个、那个人戴一个帽子。实际上这个帽子不一定合适,因为文学从来不是团体赛,都是个人赛。把一大堆作家统一制服、戴同一个帽子,这种样子看起来很有趣,但是不现实。 谈“青春文学”作家 我女儿叫“韩寒” 面对老一辈严肃作家,似乎大家最关心的是他们怎么看待郭敬明和韩寒这批占据文学畅销市场的“80后”作家。提到这个问题,韩少功笑称,他不愿意谈韩寒,因为他的女儿就叫韩寒,谈“韩寒”这个名字让他感觉有点儿困难,总是有心理障碍。 韩少功称,“80后”、“90后”也会有杰出的人才,对他们文学上的表现应有充分的期待,但是他自己没有读“80后”作家的作品,不愿多做评价。“‘80后’的文字表达有很多优点,但是青年一代关注面有限,写作题材多是校园内外、少男少女、叛逆家长叛逆社会等主题,就现在来看他们的作品出现了大同小异的雷同现象。‘80后’的作品很个人主义、很自我,对一些传统的思想、理念不赞同,我觉得这有讨论的余地。”韩少功称,“80后”作家为什么会这样想,他们生活的依据是什么,老一代作家应该加以同情地理解。 韩少功称,“80后”也不是一成不变,成家立业、走向社会后,他们也在发生变化,他们的阅读情趣、审美趣味也在变化。“但是说句实在话,代与代之间的差距被夸大了,年轻人也读老子、庄子的作品,他们可以跟千年之前的古人沟通,为什么就不能与爹妈沟通?每一代都有优秀的人才也有垃圾股,两代人不要隔代叫板,要叫板就叫板同代人。” 本报8月15日上海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