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新生“面试”,有的萌有的拽 |
芝罘小学新生报名时表现不一,专家称对6岁孩子而言,好习惯更重要 | |
- 2013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林宏岩
“钢琴、围棋、游泳、珠算,星期天要到齐老师家学什么来着?”8月17日,芝罘区小学新生开始报名,很多小学都会对小朋友进行简单测试。在南山路报名现场,家住北河街的冯煜祥在列举自己的才艺时,多得他自己都数不清,必须在妈妈的提醒下才能数过来。而有的小朋友上小学就为了好吃的饭菜和漂亮老师。 专家看法 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对6岁孩子而言 好习惯更重要 18日,报名现场,一小女孩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现场测试 老师释疑 很萌很天真>> 上小学是为了好吃的饭菜和漂亮老师 测试非常简单 不会当分班依据 “这个实际上跟家长没多大的关系,多么大度的家长也经不起整个社会环境的熏陶,社会评价体系的功利性让家长不得不加入到这种‘填鸭式教育’的行列。”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义务教育的资源不均衡,另一方面社会评价体系的功利性,导致了家长和老师对幼儿教育考虑的不是个性和兴趣,而是各种能拿得出手、能在老师面前加分的才艺。 “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案例,小时候在父母的逼迫下学习汉字,学习英语,结果到了小学反而跟不上了。”熊丙奇分析,在幼儿时期掌握很多内容,一方面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另一方面会让孩子有自满的情绪,到了小学反而不跟着老师的进度走,最后却落后了。 在熊丙奇看来,对一个6岁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还是生活和行为习惯,“在才艺上可能落后,但是如果有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如早睡早起、温故知新等,应对小学阶段的学习绝对不成问题。”熊丙奇说。 “小学的饭菜要比幼儿园里的好吃多了。”上午10点,在南山路小学报名现场,对于老师提出的“喜欢上小学吗”的问题,家住厚安街的小朋友王家伟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是他感觉小学的饭菜比幼儿园里的好吃,他妈妈丁女士在一旁不断地说“这个可真没教,天生的小吃货。” 正报名的时候,家住南山路的穆志航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我去跑步了,绕着操场跑了一圈,我要减肥。”穆志航气喘吁吁地来参加测试,一开口就让测试老师笑了,一问才知道,原来穆志航担心自己太胖会把教学楼压倒。 “你最喜欢幼儿园里哪个老师?”家住厚安街的孔玏涵说,“我最喜欢于老师,因为她长得漂亮,上小学也一定要漂亮的老师教我。”孔玏涵说,他就是冲着漂亮老师来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 切忌拔苗助长 一定要因材施教 很牛很全能>> 古诗张口就来,6岁学了五门才艺 “钢琴都考出证书来了,真厉害。”家住北河街的冯煜祥虽然刚6岁,但是已经拿到钢琴考级的证书,实际上这只是他才艺的一小部分,还没进小学校门的冯煜祥已经掌握了钢琴、绘画、围棋、游泳、珠算五门才艺,多得他自己都已经数不清,必须在妈妈的提醒下才能数过来。 虽然都是准小学生,但他们掌握的知识甚至比很多小学生都厉害。“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在考察古诗的环节,家住南山路的徐睿斯张口就来,“从一岁半就开始上幼儿园,已经上了4年。”爸爸徐先生说,徐睿斯认识的字也非常多,测试的老师让她看户口本,上面的字徐睿斯也是张口就来。 “这个不会成为分班的依据吧?”准小学生们表现不一让一旁的家长开始担忧。对此,南通路小学大队辅导员许丽称,报名期间,学校都会对准小学生进行简单测试,内容无非就是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或者是背诵古诗等,这不会成为分班的依据。小学新生分班首先考虑男女生比例,也会简单地参考测试内容,让小学生分布均衡。 “题目非常简单,就是老师和孩子聊天,背诵古诗还有简单的加减法。”南山路小学副校长陈爱松说,这些测试内容孩子们在幼儿园应该都学过,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也不难,“都不打成绩,更别说是作为分班的依据了。” “每个孩子都不同,不能说学得多就不对,但是总的来说,一个6岁的孩子应该是最天真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因为幼儿园教学的小学化,现在很多孩子有点“早熟”,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一味地拔苗助长会让孩子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一切还是应该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有的孩子喜欢学习这些才艺也不为过,但是一定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充实地度过童年。”周孝正说。 本报记者 林宏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