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这个实际上跟家长没多大的关系,多么大度的家长也经不起整个社会环境的熏陶,社会评价体系的功利性让家长不得不加入到这种‘填鸭式教育’的行列。”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义务教育的资源不均衡,另一方面社会评价体系的功利性,导致了家长和老师对幼儿教育考虑的不是个性和兴趣,而是各种能拿得出手、能在老师面前加分的才艺。 “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案例,小时候在父母的逼迫下学习汉字,学习英语,结果到了小学反而跟不上了。”熊丙奇分析,在幼儿时期掌握很多内容,一方面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另一方面会让孩子有自满的情绪,到了小学反而不跟着老师的进度走,最后却落后了。 在熊丙奇看来,对一个6岁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还是生活和行为习惯,“在才艺上可能落后,但是如果有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如早睡早起、温故知新等,应对小学阶段的学习绝对不成问题。”熊丙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