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小报童任真在独自整理预订的报纸。 本报记者 孙婷婷 摄 |
|
本报8月18日讯(记者 孙婷婷) 18日,本报“德百批发城杯”非常营销秀第三期活动已经进行至第5天,小报童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家长表示一件事情,孩子只有考虑到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记者发现,活动刚开始时,很多小报童做事情都希望父母在一旁帮忙,而伴随活动的开展,现在的小报童每天卖完报纸回家之后,自己盘点赚到的钱,并在当天晚上准备好第二天预订报纸的钱,而在每天早上起床之后,自己拿好手提袋、零钱包、水杯等才出门。 “让他切身体会一下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区别。”小报童马晓扬的爸爸说,刚开始时,他会在每天早上出门前提醒孩子需要携带的物品,活动开始后,他看到儿子自己写了一张小纸条,贴在门口,每天出门之前自己检查有没有落下的物品。“以前忘记携带水杯,他会立马拿钱买水,现在知道挣钱难,他不会去买水,只能口渴着,到卖完报纸回家喝。让他口渴一次,他就能记住必须带水杯了。” “带零钱了吗,起床晚,还那么急匆匆地出门了。”取完报纸后,小报童任真的妈妈问她。羞涩的任真笑了笑,从兜里掏出一沓五毛钱,冲妈妈挥挥手。任真是第三期活动的新成员,刚开始参加活动时,爸爸和妈妈会帮她取报纸,几天后,她已经学会了自己查报纸份数,自己预订第二天的报纸,并准备好报纸的钱款。 “每天丢三落四的毛病,真不知道怎么才能改过来。”小报童妈妈韩女士说,林晓彤今年已经12岁了,但做每一件事情时,有丢三落四的毛病。刚开始参加卖报活动时,韩女士故意不提醒她没携带手提袋,直到取报点她自己才想起来。“我给她准备了挂在手腕上的零钱包,倒是丢不了包了,但找钱的时候,零钱掉了,她都不知道。”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改掉粗心毛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