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奖”不交钱,骗子威胁要起诉 |
开发区一市民遭遇诈骗信息险上当,欲放弃时又遭恐吓 | |
- 2013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IMAGE/20130819/Q10/Q10_1287.jpg) | 胡某收到的诈骗短信。 梁铁君 摄 |
|
本报8月18日讯(记者 潘旭业 通讯员 梁铁君 封凯明) 接到“被《中国好声音》栏目抽中12.8万元大奖”的短信后,在开发区打工的胡某信以为真。直到对方通知他要先交18000元税金才能拿到奖金后,胡某才感觉上了当。没想到,骗子先后冒充法院、国税局对其轮番恐吓。胡某无奈之下向开发区警方报警。 8月11日,在开发区某公司打工的胡某突然收到一条短信,短信中称他的手机号“被《中国好声音》栏目抽中大奖,将获得12.8万元现金和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由于短信上的网址打开后显示是《中国好声音》节目官网,胡某信以为真,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即将到手的12.8万元大奖。 12日9时许,胡某又接到了一个归属地显示为浙江杭州的手机号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负责人”,让胡某十分钟后到银行查看账户余额。但胡某按期查询后,发现账户里一分钱没多。他给对方打电话询问,对方称钱已经被北京市税务局冻结,并给了他一个号码让他自己询问。胡某按照对方提供的电话打过去,对方承认确实冻结了一张12.8万元的支票,胡某需交1.8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才能领取。此时胡某才发觉上了当,便把中奖的事抛在脑后。 让胡某没有想到的是,此后的几天里,他接连接到自称是“北京法院”、“北京国税”、“《中国好声音》栏目组”的电话,称再不汇款将被起诉。胡某慌了神,连忙向青岛开发区警方报了警。 警方打开短信上提供的网址,发现这是一个钓鱼网站,随便输入一个手机号,都会出现获奖信息,胡先生收到的是诈骗信息。警方介绍,目前信息诈骗的案件多是异地诈骗,侦办的难度非常大,而且目前没有好的手段控制和预防,只能由广大市民提高警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