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8日讯(记者 邱晓宇) 家住市北区的王金山今年11岁,他年纪虽小,却已经参加过多次啤酒节,他每次到啤酒城玩完了之后,回家还要写作文,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5年。 日前,在啤酒城的休闲静区,记者遇到和妈妈、姐姐一起到啤酒城游玩的王金山。王金山今年11岁,上小学五年级,每年啤酒节,王金山都会和家人到啤酒城玩。作为青岛本地人,每年都办的啤酒节在王金山的妈妈眼中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平时没时间陪孩子,去外地也没时间,就只能带着他们来逛逛啤酒节。”王金山的妈妈说。可啤酒节对王金山则不一样,他每年到啤酒城除了玩游戏,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写作文。“每年暑假老师都布置作业,要求写日记或者作文,我每年都写啤酒节发生的事。” 王金山的妈妈介绍,孩子很喜欢语文老师,暑假作文从来不糊弄,一定到啤酒城亲身体验,寻找到与往年不一样的地方才肯罢休。王金山在姐姐的陪同下在啤酒城到处寻找灵感,他的妈妈则从家里带了一堆零食,边吃边等,“他一来就是一天,非得找到今年和去年不一样的地方才肯走。” “啤酒节每年都不一样的,去年就没有这些长椅,今年就有了。麦当劳的餐车今年比去年多,具体多几个我还得再转转才知道。去年也没有卖外国工艺品的,不过去年我喜欢的那个套环今天我还没找到。”王金山说。这些细微变化在成年人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他却十分专注于这些变化。除了记录啤酒城的变化,王金山也会留意啤酒城里发生的故事,比如啤酒大篷里上演了什么精彩节目,游客在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趣事,这都是王金山回家后写作文的好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