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即笔墨,在时间里磨出自己味道 |
——王蔓谈工笔画创作 | |
- 2013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与写意画追求神似不同,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一种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追求工细逼真,达到栩栩如生的感觉。” 王蔓研习工笔画创作十几年,对工笔画的特点有着清晰的认识。 众所周知,工笔画注重表现线条,以线立形,以形达意,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注重细节和写实,程序非常繁琐。工笔画先要画好稿本,但这个需要反复修改,勾好线条作品就完成一半了。”王蔓说创作工笔画需要三矾九染,非常复杂,但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工笔画层次感强,看起来精致。 王蔓的性格适合工笔画创造,她心态宁静,乐观积极,扎实、细腻的画风给滨州画坛带来几缕清风。绘画之路是苦的,从十七八岁学画至今,一路走来并不平坦。王蔓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一开始的时候喜欢山水画,后来不经意间对工笔画产生了由衷的热爱。书画同源,两者都是从临摹开始的。一开始的时候王蔓临摹宋代小品,那个时候她就像一块海绵,从每幅画中吸取着水分和营养。“光靠临摹行不通,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必须有自己的东西。”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却耗费创作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三年五载所能成。王蔓显然有自己的打算,虽然有十几年工笔画创作经历,但是她仍不断地改变自己,追求突破。“活到老学到老,功夫不到,再高的天赋也不行。” 绘画作品意境最重要。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在意境上有所突破,王蔓不断试探性地创新。“创作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创新,加入自己的东西。我自己经常会实验不同的表现形式,调整画面颜色,改变构图等。”王蔓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因为时代在变,艺术源于生活就需要跟上时代潮流。 与传统工笔画相比,近代工笔画加入了西画的技巧和表现形式,层次感较强,虚实结合。在创作中王蔓加入这些元素,“现代的创作注意表现远、中、近景,作品有了立体感。”凡是有利于自己创作的,王蔓都注意吸收、借鉴。 王蔓是忠于绘画的,对她来说,现在最宝贵的是时间,每每感慨时间不够用。“与水墨写意画相比,工笔画是比较费时间的。”王蔓说,虽然绘画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但是她从不觉得累,因为她有追求。“难,喘口气,还是走在这条路上。”有这样积极向上的心态,王蔓的艺术之路一定会像她的工笔画一样,细致、精彩。 艺术家简介 王蔓,女,滨州沾化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擅长工笔花鸟,人物。师从何家英,霍春阳,得王美芳,贾广健,曹德兆书画名家真传。现为山东省美协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洛阳颜真卿书画院名誉院长、滨州市美协理事。 作品曾多次获金奖、银奖和优秀奖,并入选多部画集。
本报记者 赵树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