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一名法医公开表达对所在学术团体的不满,在一些“好好先生”看来很不懂人情世故,而王雪梅恰恰以决绝的姿态捍卫了自己的学术立场和职业伦理。
日前,著名女法医王雪梅通过视频声明:辞去中国法医学会副会长职务并退出中国法医学会,并以一个在职法医身份,退出中国的法医队伍。王雪梅称,自己的名字不能与出具“荒谬、不负责任”的鉴定结论的一个学术团体混为一体。 这个声明犹如重磅炸弹,不仅让业内震动,也引起了舆论关注。尽管中国法医学会工作人员表示,尚未收到王雪梅本人以及她所供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口头或者书面的辞职及退会要求,但王雪梅的声明已经足够坚决。一名法医公开表达对所在学术团体的不满,在一些“好好先生”看来很不懂人情世故,而王雪梅恰恰以决绝的姿态捍卫了自己的学术立场和职业伦理。 王雪梅辞去中国法医学会副会长职务并退出该学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缘于三年前的“马跃事件”。2010年8月23日,大学生马跃在北京鼓楼大街地铁站坠落铁轨身亡。中国法医学会出具鉴定认为:马跃血液中无酒精,毒物分析无异常,体表无打击伤,符合电击导致急性呼吸、心脏骤停死亡。警方据此排除他杀和刑事案件,安监部门确认马跃之死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王雪梅认为该鉴定结论“荒谬、不负责任”。法医学会与王雪梅之间的争议孰是孰非,涉及学术领域,不能以公众是否认同为依据,必须有更专业的调查和分析。王雪梅的可贵之处不只在于表达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还在于勇敢地公开了自己与中国法医学会的“矛盾”,让公众知晓在“马跃事件”上还有完全不同的专业意见。 法医笔下“财产万千、人命关天”,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应该是能坚守职业良知的人,是权力、金钱、人情都不能使之屈服的人,正如王雪梅之前所说,做法医就得做到“不怕死”、“不要官”、“不要房子”,甚至“不要脸”。作为一名法医,如果为了圈子内的一团和气,对自己完全不能认同的鉴定结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上就是对公众权益的冷血。对某些行业和部门来说,能像王雪梅这样,公开表达不同意见甚至和自己的圈子决裂的人太稀缺了,否则,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独断专行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就会减少很多。比如今年爆出的杭州“叔侄强奸冤案”,如果当初有关部门任何一方能有人从专业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指出办案中的瑕疵,并坚持自己的观点,两名当事人或许不至于蒙冤十年。事实上,该案最终被平反也得益于新疆石河子一名检察官对职业良知的坚守。 现在,有些行业和部门错误地认为“和气生财”、“和气升官”,彼此之间客气的话多、挑刺的话少。在一团和气不讲是非的环境中,一些敢于直言的人受到排挤、打击,甚至被“逆淘汰”。当前,社会利益多元,意见表达往往也不尽相同。无论在哪个领域,达成共识的前提都必须是畅所欲言,不能迫使一部分人说假话和违心的话。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制度性保护,创造更宽松的环境,让讲真话的人少一些顾虑,把“矛盾”摆在明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