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温作业查出381处隐患 |
烟台市高温作业专项检查工作结束,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121份 | |
- 2013年08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联合检查组成员正在检查高温作业场所。 本报记者 王晏坤 摄 |
|
本报8月19日讯(记者 王晏坤) 8月上旬,烟台遇46年来平均最高温,为遏制因高温作业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烟台市组织开展了高温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并于18日结束。 截至目前,此次共检查企业456家,排查问题隐患381处,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121份,现场整改98处。 8月中旬,烟台市安委会组织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建局、总工会等单位成立联合检查组,对露天作业的建筑工地和存在高温作业岗位进行了高温防暑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是否落实责任制度;是否做好防暑降温的资金和物品准备;是否落实隔热、通风、降温设施的配备;是否购置防暑药品;是否不间断供应防暑降温饮品并发放预防中暑的药品。 同时,还对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等特殊人群是否安排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事室外作业;是否在就业和入暑前进行体格检查,排除职业禁忌症等进行了专项检查。 检查中发现,大部分企业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高温作业有关规定,防暑降温措施落实较到位,但部分企业没有执行规程,甚至有少数企业和职工不知道有此项规定。 据烟台市安监局职业健康科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检查工作不走过场、突出实效,检查组还开展了专项检查“回头看”活动,对前期确定的限期整改隐患进行了复查,并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插现场”的突击检查方式对已检查的5家市属企业进行了抽查。 经现场检查发现,相关企业单位已按照检查建议落实了现场降温防护措施,加强了现场安全操作管理与防护用品配备,进一步改善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