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田甜
现居吉林长春的姜海燕曾与烟台有过一段奇妙的缘分。1993年,姜海燕跟着再婚的妈妈来到烟台生活,次年就有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苏冬雪。1997年,姜海燕的母亲与继父苏先生离婚,带着10岁的姜海燕回到东北老家,从此姜海燕与弟弟天各一方。 同母异父姐弟俩 三年相处情意深 姜海燕告诉记者,母亲是1992年再婚嫁到烟台市莱山镇马村,婚后一年将她接到烟台,就这样在烟台有了一个新的家庭。1994年,弟弟出生了,“冬雪”这个名字还是妈妈给取的,所以印象格外深刻。 姜海燕告诉记者,她和弟弟当时年纪都很小,家里条件有限,好吃的都买不了很多。“有好吃的基本都是先给弟弟吃,可是弟弟每次都会给我留一份,我想他现在也许都不记得了。”姜海燕说。 1997年,姜海燕的妈妈与莱山的苏先生离婚,带着10岁的姜海燕回到了东北,当时弟弟苏冬雪才3岁,由苏先生抚养。回忆起与弟弟的分别,姜海燕很懊悔。当时年幼的姜海燕没有留下弟弟和继父的联系方式,导致现在16年过去了,都没有与这个小弟弟联系过。“如果当时有个联系方式,今天就不会这么遗憾,弟弟也许已经不记得有我这个姐姐了。” 分别16年 希望再续姐弟情 分别16年,为何姜海燕要寻找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呢?姜海燕说,结婚后对亲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回想起弟弟年幼时就没有亲生母亲的照料,很担心弟弟过得不好。姜海燕甚至对自己当年没有阻止母亲和继父离婚感到很后悔,觉得这是对不起弟弟的地方。 姜海燕寻找弟弟的心情很迫切,但她也考虑到弟弟可能根本不记得有这个姐姐,“冬雪”这个名字也不知道是否有换过。姜海燕说,苏冬雪现在应该到了上大学的年纪,如果他愿意姐弟相认,自己很愿意照顾他,如果弟弟觉得现在的生活不想被打扰,那也没有关系。 姜海燕向记者提供了寻找弟弟的线索,她曾经在莱山马村的样山小学上学,如果苏冬雪小时候一直在马村生活,应该也是在这所小学读书。 如果有读者知道苏冬雪的信息,可以拨打本报寻亲热线:661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