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程联营
1999年我在单位“内退”,从原来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突然离开了工作回到家中,一下子改变了生活秩序,增添了许多失落傍徨和痛苦。为了消磨时光打发寂寞,我订了《齐鲁晚报》。在读报中我逐渐走出心理的阴影,至今已读报10多年,在读报中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到本省市的历史,发展规划和改革的步伐,而且与晚报产生了互动,在互动中有两件事使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齐鲁晚报”版面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每个版面和栏目都有各自的特色,我都会用心阅读生怕有遗漏。在“青未了”版面经常刊登反映名人故地和老济南历史及大街小巷的文化特色,我看到后仿佛回到了童年生活、居住的地方,又见到了青梅竹马的亲戚和小伙伴。 1956年因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由济南迁居到烟台。那时我13岁,现已在烟台生活,工作了半个世纪,但对家乡,故居,幼年时的小伙伴时刻没忘,随年龄增长对他们更加思念,但因各种原因已经失去联系近半个世纪。 2007年我在晚报“青未了”上看到一名“张机”的笔者经常报道他所居住的老街和祖宅,他提到的宽厚所街和那条街上的“大槐树张家”正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地方。我有一位表哥也叫张机,我给《齐鲁晚报》编辑写了一封求助信,把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请他们帮助联系表哥张机,《齐鲁晚报》的编辑立即给我回信并提供了具体联系地址。因晚报的热诚帮助使我们与失去联系半个世纪的表哥恢复了联系。当表哥知道我父母还健在时立即和表弟从济南来到烟台看望我的父母,在我父母那里了解了家族的一些历史和变迁。表哥回济南时我们请他代表到《齐鲁晚报》表示感谢,感谢《齐鲁晚报》为我们续上了间断半个世纪的亲情。 2008年1月14日《齐鲁晚报》在读者版“我与晚报”栏刊登了表哥张机的《晚报》帮我续亲情一文,还有我们再相聚时的照片。我们一辈子不会忘记《齐鲁晚报》的帮助和对读者的真情。 2010年12月份《齐鲁晚报》刊登了“记忆 辉煌”——“体彩杯”山东省摄影作品有奖征集活动,我积极参与了互动活动,按要求送交了保存半个世纪的老照片。2011年公布了获奖作品。我送交的《1960年山东省少年排球赛烟台地区优胜留念》有幸获得“市级珍贵老照片奖”。照片反映了60年代烟台排球运动开展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记录了烟台排球一段辉煌历史,照片的展现使人们了解烟台开展体育活动的成绩。我还获得了“山东省61年优秀摄影作品”相册。以上两件事使我对晚报充满感谢,感激,和感恩,《齐鲁晚报》将伴我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