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环卫一体化扮靓岚山 |
该区已累计投资410.29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9处 | |
- 2013年08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IMAGE/20130820/RD06/RD06_0026.jpg) | 各乡镇垃圾在中转站压缩后被运送至岚山区固废中心进行处理。 本报通讯员 陈磊 摄 |
|
本报8月19日讯(记者 李玉涛 通讯员 陈磊 李玲) 记者从岚山区住建局获悉,该区2个街道、6个乡镇已经全部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昔日“垃圾成堆,蚊蝇乱飞”的脏乱现象不复存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自去年此项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先后完成投资410.29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9处;市、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098.744万元,购置环卫设备,完善环卫设施。其中移动式中转站箱11个、轨道3套,中转站专用车4辆、压缩车1辆、吸粪车1辆、垃圾桶831个、移动式垃圾箱1561个、三轮垃圾清运车84辆、四轮垃圾清运车5辆。 据介绍,岚山头街道、安东卫街道位于城区内村居,纳入城区管理,实行“村收、环卫处清运、区固废中心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碑廓、虎山两镇实行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保洁公司负责将各村居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运送至垃圾中转站;高兴、巨峰两镇由各自环卫人员负责垃圾收集运输至垃圾中转站。 四乡镇垃圾统一由环卫处负责将中转站压缩后的垃圾运送至区固废中心处理,实行了“村收、镇运、环卫处清运、区固废中心处理”运行机制。 离城区较远的黄墩、中楼实行了“户集、村收、镇运、镇处理”的垃圾处理管理机制,与环卫处签订车辆使用协议,区专门安排一辆清运车辆由两乡镇管理使用,将中转站的垃圾运送到莒县龙山垃圾处理场处理。 该区还建立机构队伍,加强指导培训,全区共配备保洁人员1280名。据统计,今年以来,共组织保洁员、驾驶员开展相关培训6次,培训人员达1300余名。
| |